水五德--想丰富一下济溪名字的内涵,从水的角度。
一德: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二德: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
三德: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德: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有容清纳浊的宽大肚量的,是水。
五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为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P.S:这是日本的一位很善于用水作战的将军说的话。名字不记得了。觉得很不错。也许大家可以以这个为引,从这个“水”的角度或换其他角度丰富一下济溪的内涵。因为最近发现隐藏了不少文学青年…… 不错 多方位的思考一下 把济溪也表达出来几种内涵 发扬一下济溪精神 版主怎么发了两遍? 谁帮忙删下,手机上,老这样 是否该放到“GSEAN发展探讨” 哈哈,我百度了一下,原来不是日本人说的,是孔子说的。陌上妹妹,你错了哟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孔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原由,从功效、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的解释:
孔子云:水有五德.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就是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呵呵,我也没错啊!是不同的五德了.呵呵,我记得是大学教材里的了,就是很难找了 有事,咱们百度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