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要奉献也要回报
来源:公益时报在北京鼓楼西大街一个不起眼的四合院里,有一家志愿服务机构,这就是翟雁创办的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在这个月租800元钱的小屋子里,翟雁和她的同事们招募并培训了大批的志愿者,并和这些志愿者们一起,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服务。
http://www.gongyishibao.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071120103530227.jpg翟雁在培训志愿者■ 本报记者 胡丽波 文/摄
一块“创可贴”的启发
在创立惠泽人之前,翟雁做过13年的志愿者,她说,志愿精神早已经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中。上个世纪90年代初,志愿者在中国还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而接受这个概念,翟雁说是一个偶然。
那是在1989年,翟雁带着两岁的女儿去深圳出差,刚一出火车站,女儿就摔破了膝盖,哇哇大哭。翟雁手里拿着大包小裹的东西,不知道如何是好,无奈之下,她只好向周围的人求助。“看热闹的不少,就是没人过来帮助我,当时心里特别着急。”
就在翟雁快要绝望的时候,一对老夫妻出现在她面前,老先生掏出一张创可贴,轻轻粘在孩子的伤口上,老夫人把剩下的几张也全给了翟雁。“当时我还没见过创可贴这种东西,以为价钱昂贵,要给他们钱,但被坚决拒绝了。”
“我当小儿内科医生有近10年了,做过非常多的‘医疗援助’。可是人们急迫需要的医疗援助,却不一定是医生给予的,一个陌生人的举手之劳,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翟雁若有所思地说,“做人一定要怀有感恩之心,受到了别人帮助,再反过来帮助他人。”这件事让翟雁领悟到了助人是快乐的根本。
从此以后,翟雁一直在寻找做志愿者的机会。1990年起,她开始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做青少年辅导义工,1995年回到北京后,她又在北京红枫妇女心理热线做志愿者、督导和志愿者管理人员。
志愿者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精力的投入,还意味着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1999年,她干脆辞掉其他工作,成为北京红枫妇女心理热线的全职志愿者,而且越干越上瘾,2003年她又创办了“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在开通热线解答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还培训志愿者为社区服务。
志愿者因压力辞职
惠泽人成立以后,翟雁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鼓足干劲,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条路还没走多远,就被自己绊了跟头。
2005年的年底,翟雁去菲律宾参加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当她和往常一样,兴冲冲地带着糖果和小礼品回到北京时,却发现同事们变了。“那天他们都绷着个脸。我一个月没有见到他们,特别想念他们。但是那天没有人跟我有很亲热的表示,我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但我没敢吭声。”虽然事情已经过了一年,但翟雁没有忘记让她难过而又痛心的情景。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翟雁陆续接到了三位同事的辞职信,还没弄明白同事们辞职的原因,又一个人向她提出了辞职,这时,翟雁彻底绝望了。当翟雁在追问同事辞职的原因时,得到的答案让翟雁接受不了——假人本。翟雁和同事们经常提人本主义,教育同事们在志愿工作中要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内心需要。然而同事却反映说,翟雁是一个精力超常的人,工作量很大,她强劲的工作作风给同事们带来了很大压力。那段时间,同事们普遍都感到焦虑、紧张,难以承受工作的压力,而翟雁却对此一无所知,不仅不关心同事们的内心需要,还不断对同事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志愿者从事的就是爱心事业,我这么拼命工作,连自己都不懂得爱惜自己,又怎么能去把爱心献给别人?她们认为我根本就是‘假人本’。”翟雁无奈地说。
同事们的集体辞职事件让翟雁彻底思考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做过心理分析之后,她坚持认为,自己并没有错,更不是同事们说的“假人本”。她说:“我觉得这项志愿者工作,是真正尊重了我的意愿,在和人互动的时候,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能看到志愿工作背后的闪光点,越苦,闪光点就越亮。这是我的选择,我的价值观,也是我的生活。”
不拿工资惹争议
到底是做一个玩命的志愿者,还是做一个轻轻松松的志愿者?翟雁和同事们在理念上的差异和她的坚持己见,几乎让惠泽人走向灭亡。而且,这仅仅是翟雁和同事们众多分歧当中的一个。
另一个分歧点在于翟雁的工资,按照翟雁的岗位,她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元。但是,在惠泽人,有9位全职工作人员,翟雁是惟一一个不拿工资的人。对此,翟雁解释说,之所以坚持不拿工资,是因为惠泽人目前的财政还很困难,她希望能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那些更困难的弱势群体。“所以我老跟他们讲,我说你们不要跟我比,你们拿钱是正当的。而且,将来我们还希望,机构发展得更好,能够给你们有更多的经济上的回报。”
多次劝说无效后,同事们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她也是志愿者,我们也是志愿者,我们拿着工资,但她不拿,别人会想,我们就不是志愿者了?”“很多人都觉得,志愿者就不应该拿一分钱的酬劳。但我们现在是全职在做这份工作,我们奉献了很多,但我们拿到的酬劳并不多。我们把少拿的那一部分当成是奉献了,这也算是一种志愿精神吧。大家都拿了,她不拿工资算是怎么回事嘛。”
尽管翟雁知道自己不拿工资会给同事们带来压力,但她表示:“到现在,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但从我的理念上来讲,我是很坚定的,我不能拿工资。”
做志愿者只能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次辞职事件中,翟雁没能挽留住一些坚持要走的同事。作为惠泽人的创办者之一,翟雁的老朋友时乐在翟雁的一再挽留下,留了下来,但她执意退出了机构的管理层,成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她说:“由于工作量太大,我已经累得没有能力工作了,我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如果做到身体累垮,不要家庭,不要孩子,不要自己的生活,不要自己的父母,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志愿者的状态。”
现在,时乐每周只需抽出三四天的时间,来惠泽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说,现在这种状态让她很放松,“其实志愿者,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的生活。比如我喜欢摄影,每天在新浪的摄影论坛里边泡着,跟那些人学习摄影技巧。我喜欢旅游,会照很多相片,然后发给大家。喜欢读书,喜欢跟朋友一起喝茶等等。再加上这份志愿者工作,我觉得这种生活状态才是最美好的。”
虽然有很多的分歧,但在翟雁和同事们共同的努力下,惠泽人还是走到了今天,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翟雁说,成立了惠泽人之后她才发现,志愿者工作最难的部分不在于怎样去帮助弱势群体,而在于如何组织协调好机构内部的关系。很多志愿者机构就是因为没能及时调解内部的矛盾而消亡了。为了帮助其他的志愿者机构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从去年开始,翟雁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了志愿者机构的管理培训上。到目前为止,翟雁所在的惠泽人是全国惟一一家从事这种服务的机构。 心怀感恩,感谢翟燕,感谢志愿者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感动!!! 原来,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在太原,翟雁老师带给我的培训经历,可能会受用一辈子…… 感恩翟雁老师,相信地球是圆的,付出的一定会有收获回来。看过惠泽人的培训材料,很不错,愿惠泽人越办越好! 好人有好报!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坚持自己!加油! 真是每个组织背后都有自己一段感人的故事啊~ 志愿者--承担无奈,心怀梦想的人。奉献着自己,对这个社会和国家做我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承担着这个社会和国家我们觉得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知道其中的纯粹...让我们怀着梦想,大步朝前的走在我们朝圣路上吧! 我想把志願當成我的一部分,卻不是我的全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