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海啸才想起红树林(FJED)
“做环境教育,只有一直坚持下去,才会使环境得到一些改变。做环教,不是你今天心血来潮,去考察一下九龙江。
一两次几个人的考察体验是改变不了什么的,你应该发动更多的志愿者,
引起更多的关注,推动大家来保护环境。”不要因为海啸才想起红树林刘毅2007-11-12 08:53:25 http://fjrb.fjsen.com/gb/site1/tplimg/bott.gif“红树林是红色的么?”在多年的红树林保育工作中,我无数次回答过这个问题,而曾几何时,我也不知道答案。也许,这正体现了公众的红树林保育意识,也正是我志愿为之付出的原因。 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我选择了厦大生物系,而与厦大绿野协会的一次机缘巧合,使我爱上了红树林,从此红树林便一直影响着我人生的选择,包括我的专业、生活、工作和思维。
中国的红树林资源相对世界来说,并不丰富,但就是这并不丰富的资源,50年来已经消失了2/3以上。对于大张旗鼓地围海造田和围垦养殖,我没有亲身体会过。但是,近些年发生在身边的城市化进程对红树林造成的破坏深深震撼着我。我们曾经为挖土机下逝去的15亩红树林而集体默哀;曾经为污染造成的大面积红树林枯死而寒心;曾经为试图要保住一小片红树林而四处奔走;曾经为人工造林而深入滩涂,伤痕累累……
2001年,绿野协会申请到国际基金会GGF的红树林项目专项基金,我们开始系统地开展红树林的保育工作。刚开始项目的定位是本土化,即关注厦门和周边的红树林。2003年,绿野的红树林项目开始走出福建,并积极同国际相关NGO(非政府组织)互通,2004年,项目定名为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CMPP)。如今,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均有我们的合作机构和分中心,中国民间的红树林保育氛围正在成型。据粗略统计,几年来CMPP的足迹遍布五省的各红树林区和周边社区,开展了约120场的大型专题宣传和40场的专题讲座,直接受益约10万人次。
2004年,CMPP获得了国际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奖金悉数用于CMPP未来的红树林保育工作。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学生和志愿者在做,我的工作量甚于2个全职的工作量。有朋友问:“是什么让你这样一直执著?”我告诉他,是红树林和大自然给我以动力,我在其中得到学习和成长。真心希望,若干年后人们不再是因为发生了海啸才想起红树林。
请记住,红树林需要你的关爱!
为了红树林,我们一直在努力!
要有忧患意识 先破坏后治理是不对的!不能老是想着亡羊补牢..... 接触红树林也有两年了吧,不过还不是很了解,知识了解一点。不过厦门的红树林保护的好像还不错。呵呵 做很多事情可以凭着一腔热情,但做环保不行 引用第4楼冷素心于2007-12-19 23:02发表的 :
做很多事情可以凭着一腔热情,但做环保不行
是啊,环保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
环保要的是专业知识,头脑,意思等等等等 专业知识对做环保真的很重要吗?我了解的是现在很大一部分环保志愿者也不具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啊,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