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的热身技巧~
那天在网上下了几个关于培训的视屏,其中一两个是关于热身的,感觉很不错,文字记录、整理了一下,发上来,大家共享哈~一.关于鼓掌:
培训师与学员进行鼓掌比赛,看看是培训师一个人的声音大还是全体学员的声音大。
因为学员之前没有协商,所以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故障,声音并不很大,但是培训师加入后,有意地按照特定的节奏鼓掌,学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跟随培训师的节奏,很快,所有人就会以相同的节奏鼓掌,声音也就达到了最大。培训师引申: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融汇到团队中间去,这时的力量是最大的。
这个活动,尤其适合学员人数很多的时候进行。(比如,上次掌柜的做的那个120人的超大培训)
二.关于领悟:
当培训师长时间说话的时候,学员的热情势必会有所下降,这时,培训师说,要想有所收获,就要自始至终的投入,那么要投入,需要我们具备一个重要的素质,什么素质呢?(培训师提问)欣赏、参与、激情、互动、坚持、意愿、思考、学以致用、渴望(学员回答)
重要的素质是“悟”,接下来用“说文解字”分析,“悟”即“吾心”还有“五口心”,即每日五次问我心,感悟。
然后,培训师讲了一个关于“悟”的故事。从前有个樵夫,上山砍柴。砍柴过程中,身边来了个小动物,长得非常可爱、伶俐、从来没见过。樵夫问他叫什么,它说,我叫领悟。于是,樵夫想,这么好的动物,最好能把它抓起来。正想着,小动物说,樵夫你真不地道,你竟然想把我抓起来。这个樵夫一想不对,我还没有说出来,它怎么知道?一定是我露出了什么蛛丝马迹。我应该假装不想抓它,趁他不注意,来他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把它抓住。这时,小动物又开口了,你个人真的很不地道,你还想趁我不注意把我抓住。这时,樵夫想,完了,自己心里的想法被人家一目了然,罢了,不乱想了,桥归桥、路归路,到山上来是为了砍柴,还是把心思收一收继续砍柴,这个小动物继续在旁边观看。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巧不成书,樵夫在砍柴过程中,一不小心,斧子从手中脱出,正好砸在了小动物身上——领悟得到了。领悟是什么呢?出之于有意,而收之于无意的东西。所以,想要领悟也很容易,就是“有心求,无意得”。中国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前面四个字是“人世事情”,也就是将人世间的事情搞明白,就成功了。
三.关于“步调一致”的测试
先问好,培训师问,各位朋友大家好,学员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要求回答整齐声音响亮。
接下来,进行测试。请学员伸出双手,看看大家能不能步调一致。培训师说1、2、3大家拍一下手,先试一下,快速说1、2、3(学员拍手),再快速说1、2(仍然有学员拍手),再注意,快速说1、2、3(拍手),3、2、1(仍有人拍手),一定要再试一下,1(仍有人拍手)。培训师引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见到一,我们往往马上就有动作,看到事情出问题,立马跑过去,袖子一挽,先把它干了。然而,这样做是错误的。这种行为好像是堵了漏洞,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致函,问题出现了,有可能是系列反应,小小的冰山一角。
讲完上面的这些可以重复开头的试验,效果就会好很多。 不错不错 很有用!! 收藏了 呵呵 北京冬天很冷 明天就可以用一下 不满意,太少了 引用第4楼被封印的左手于2007-12-29 21:31发表的 :
不满意,太少了
见过贪心的,没见过这么贪心的~
放假了再慢慢找哈~ 什么时候我就去实践一下,呵呵 不错 谢谢咯!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融汇到团队中间去,这时的力量是最大的。
领悟是什么呢?出之于有意,而收之于无意的东西。所以,想要领悟也很容易,就是“有心求,无意得”。中国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前面四个字是“人世事情”,也就是将人世间的事情搞明白,就成功了。
培训师引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见到一,我们往往马上就有动作,看到事情出问题,立马跑过去,袖子一挽,先把它干了。然而,这样做是错误的。这种行为好像是堵了漏洞,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致函,问题出现了,有可能是系列反应,小小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