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思考:如何让非学生也能更好参与济溪
这个问题,放在这里,也许能参与者会比较少。看到自然人要毕业,好几人要毕业,刚好地铁5号线出了点事,一直在单位没能走,忽然就想写出来
最近时时在想,
一个客观的现实,济溪建设一个环境交流网络,但由于一者起源原因二者年轻人更擅长使用网络,所以实际参与者以学生为主,
而我们知道,一个虚拟的互联网平台,参与者越多,越广泛,则效益越高,价值越大
故而,我们问:
1、如何让学生毕业后能觉得留在济溪有可说的
2、如何让非学生的其他年轻人,尤其是在环保组织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喜欢济溪
其关键所在,我想在于如何满足其新的不同于学生社团时代的需求
那么,具体呢?
各位看官,这也是你们的未来状态哦 首先!我说我为什么还在济溪混得原因。
1、我已经工作了,虽然在NGO混,但是已经脱离环保界了,我们的工作有部分还是可以牵涉环保,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我来寻找在大学生中的思路是不是我能引用。也就是说事离心没有离。
2、曾经也为社团拼搏过,也为社团发展迷茫过,也曾失落过,还算有点经验,希望能和新人共同分享当年的困惑,迷茫。
在说我来济溪看什么?
1、新闻我不看,大部分都是QQ新闻,一个常上QQ的人,只要关注环保,他先看到的是QQ新闻。不是济溪。我也常去新华网环保界面和人民网环保界面,我个人认为他们两个地方的环保界面比较符合时政。
2、我看社团的新活动和培训消息,为什么看社团消息,首先我想找回曾经社团的感觉,再者看能不能给他们分享点我曾经经验,但是,消息基本上都是很多新闻。看到的总结之类的比较少。所以我只能浏览了。为什么看培训,可能由于我在社团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都后面越来越虚,发现我们要学的很多,也许你的社团很出名。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我认为这个社团只是虚的成份比较多,就像那个一个篮子换一江水清一样,没有组织,但是我记住他。我知道他为什么出名。
3、再者!我不是很喜欢灌水,我也现在经常在网,我喜欢原创的东西,同时比较喜欢在出现反派意见的时候支持反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支持正派的太多,这样我们很容易满足。但是反对越多的时候,我又支持正派,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冷静一些。所以我也正常转载一些反派意见,但是必须是我认为有道理的! 要吸引他们 那么就需要有这些特定群体感兴趣的东西 刚刚去NGOCN看了下 觉得我们这边还是缺乏比较有深度的讨论 1、如何让学生毕业后能觉得留在济溪有可说的
2、如何让非学生的其他年轻人,尤其是在环保组织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喜欢济溪
其关键所在,我想在于如何满足其新的不同于学生社团时代的需求
环保事业需要的是各个阶层的人员一起参与,可是主力似乎还是学生。济溪遇到的这个问题跟社团一样,似乎出去的老人家们回来的时候都比较难以融入我们这个团队。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
1、在济溪上多开设一个板块专门供给工作了的环保老人家们,在那里可以讨论环保工作,世界环保热点等、、、
2、在济溪里给在校学生一个提问的平台(虽然现在有,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让学生社团在专门的板块提专门的问题,把一些专门的问题集中在一起,有兴趣或者有哪方面专长的老人家就会很有兴趣去回答并辅导。
、、、、暂时想到这么多、、、 引发更多的人思考一个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青年环保社团的过来济溪看了,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我觉得有必要做个调查了解,对症下药 窃认为,和比自己年轻的人多交流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打破思维很多限制……
所以,这也是推荐的一个好处…… 引用第1楼绿魂于2007-12-07 18:11发表的 :
首先!我说我为什么还在济溪混得原因。
1、我已经工作了,虽然在NGO混,但是已经脱离环保界了,我们的工作有部分还是可以牵涉环保,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我来寻找在大学生中的思路是不是我能引用。也就是说事离心没有离。
2、曾经也为社团拼搏过,也为社团发展迷茫过,也曾失落过,还算有点经验,希望能和新人共同分享当年的困惑,迷茫。
在说我来济溪看什么?
1、新闻我不看,大部分都是QQ新闻,一个常上QQ的人,只要关注环保,他先看到的是QQ新闻。不是济溪。我也常去新华网环保界面和人民网环保界面,我个人认为他们两个地方的环保界面比较符合时政。
.......
说得太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