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12-17 20:36:12

最新一期《上海一周》宣传吃鸟!!!-转

最新一期《上海一周》宣传吃鸟!!!!!!
刚从盐城回来,买了这期的〈上海一周〉看到D3版肺被气炸了,居然有这样的标题〈唯亭:除了螃蟹,还有野鸭水鸟〉。
这记者的素质怎么不如我们南京工地上的农民呢,前段时间陪我们南京晨报记者到绿博园看看鸟况听到一个感人的故事:绿博园里的水塘伸挖,工程承包了出去,水塘里有黑水鸡和小pt。一天工人抓了雉鸡准备烧给老板吃,被老板很很的批评了,说这里的动物是公园的一部分,谁也不准动,让工人给放了。
挖水塘的时候要抽干水塘里的水,技术人员发现了一窝小鸟和鸟妈妈,他们专门为小PT劈了块水塘,我专门和记者跑去问当时的情况,他说:我每天都在观察这窝鸟,鸟妈妈天天捉鱼给小鸟吃,一天要捉很多趟,看了真的感人。
再看今天的〈上海一周〉,这样的记者还配当记者吗?他们怎么去引导大众呢?











原址:http://www.freebird.org.cn/read.php?tid-2180.html

mars厦大绿野 发表于 2007-12-17 20:46:10

强烈反对!这是什么报纸?

华农高山 发表于 2007-12-17 21:25:03

强烈谴责!!阳澄湖好像很熟悉这个名字!

华农高山 发表于 2007-12-17 21:31:43

阳澄湖简介

阳澄湖位於苏州市区的东北,跨苏州市区、工业园区、昆山市及常熟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面积120平方公里,约18万亩,分西湖、东湖。它南连苏州城,北邻常熟山,而大部分在吴县市境内,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阳澄湖水质澄清,阳光透底远远望去,像一块晶莹的翡翠。泛舟湖上,微波荡漾,仿佛人在画中。阳澄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阳澄湖盛产七十种淡水产品,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其中素有\"蟹中之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

阳澄湖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苏州市重要饮用水源之一,担负着苏州市区、昆山市以及沿湖乡镇近百万人的饮用水的供给任务,同时兼有渔业养殖、工业用水、灌溉、旅游、航运及防汛等多种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阳澄湖湿地是生物多样性集中和生产力较高的地带,湖泊湿地环绕湖泊开阔水面,具有拦截净化外来污水的能力,在保护湖泊生态平衡、防治富营养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拥有丰富生物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澄湖,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尤其以清澈的水面丰饶的物产闻名于世。这里湖面开阔,水质清澄,水草丰茂,是螃蟹生长的理想之地。特殊的环境,使大闸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青背,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肚脐、甲壳晶莹洁白,没有黑色斑点;三是黄毛,歇腿的毛长而黄,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
  “未识阳澄愧对目,不食螃蟹辜负腹”。阳澄湖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这里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自古以来便享有至高无上的盛誉。多少年来,品蟹、赏蟹、咏蟹、读蟹已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最精彩的部分。

lulu9527 发表于 2007-12-17 22:05:23

属于苏州的一个湖,但是上海很多去那吃螃蟹的

稻子 发表于 2007-12-17 22:14:23

太过分了!

雨吻花 发表于 2007-12-17 22:17:23

离谱.............

野牦牛 发表于 2007-12-26 09:23:24

上海绿洲发函:


尊敬的《上海一周》报社总编、编辑同志:

您们好。长期以来,贵报以绚丽多彩的文娱服务信息和脍炙人口的时事趣闻丰富着我们上海人民的生活,我们对此充满了敬意。

斗转星移,我们都看到这个时代的风尚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生态道德和绿色生活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所接受,其中欣赏并保护野生动物是重要理念之一。到大自然中体会飞禽走兽的天然美,要远远超越野蛮屠杀野生动物后后烹制食用所带来的一点快感。另一方面,野生动物的保护法制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物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和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都将得到保护,我们的党和政府正越来越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大众媒体,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文明风尚乃至国家政策的变化趋势,引导大家欣赏野生动物的美,并将消费用于欣赏而放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

前些时我们发现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贵报第 期D3版出现了“阳澄湖吃蟹方向二→唯亭:除了螃蟹,还有野鸭水鸟”这样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令人吃惊的一段:“每年七八月份,阳澄湖上飞满整片整片的野鸭,到了秋天,这样的盛况虽然看不见,却有满盘子香喷喷的野鸭盛宴。值得大力推荐的还有卤汁鸟,这道菜的主角是个头比鸽子稍小的一种水鸟(当地人称之为“大头鹤”),肉感紧实鲜美。......”。我们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是不是上海本地的,是不是青年记者,是不是经常读书阅报,还是与世隔绝地生活在自己这个小栏目里?我们也很迷惑报纸的编辑是不是因疏忽遗忘了审核这个栏目?我们想作为大众传媒与喉舌的新闻媒体应该是具备最基本的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常识吧。

根据我们从报纸上的图片可以确认,盘中所报道的“美食”确实是属于野生鸟类。猎杀野生鸟类不管发生在自然保护区还是在阳澄湖这样的地点都是非法行为,至少完全不应该得到赞美或宣传。我们也对文章如此华丽地赞美野鸭盛宴很是吃惊! 从“湖上飞满整片整片的野鸭”到“满盘子香喷喷的野鸭盛宴”这样的形容词,如果让西方人看了,只能强化先前对国人所形成的看活动物只想到怎么烧怎么炒的野蛮形象。而原属于太湖湖群的阳澄湖野鸭种类确实也是很多的,其中有可能会出现鸳鸯、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珍稀濒危鸟类。在盲目且非法捕捉野生鸟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猎杀到这些珍稀濒危的鸟类,加速它们的灭绝。即使是一些非国家重点保护的“三有动物”,即“有益、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也是不能随便狩猎的。国家正在更严格地完善三有动物的保护法制,打击滥捕行为。

报刊如覆水般难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贵报的编辑是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人。为避免误导广大公众读者,我们恳请贵报能做出以下补救措施:

1. 在《上海一周》的显要地方或同一版面登载纠错书,指明以上误导文章在的期号、卷号和标题,指出该文章的弊端,诚恳地向广大读者道歉;同时郑重承诺贵报将来会把好新闻报道关,不再刊登赞美食用野生动物的文章。

2. 积极配合苏州警方和上海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对唯亭相关餐馆的调查工作,提供你们知道的案件线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衷心希望贵报从此事吸取教训,紧跟时代潮流,把《上海一周》办得更加优秀!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志愿者、江苏野鸟会、上海野鸟会会员
联名恳请

野牦牛 发表于 2007-12-26 09:24:55

上海一周》就宣传吃野鸟问题的回复 发件人: jrd593
发送时间: 2007-12-22 19:01:18
收件人: info@greensocc.org; shanghaiwbs@gmail.com; jswbs@sina.com
主题: 上海一周就野鸟问题的回复


尊敬的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志愿者、上海野鸟会、江苏野鸟会会员们,你们好!

首先,十分感谢你们对《上海壹周》的关注和关心!
在收到你们的来信前,我们也接到了一些读者的相关电话,并当即对此事(2007年10月31日出版的《上海壹周》D3版《唯亭:除了螃蟹,还有野鸭水鸟》。文中写到有关“野鸭水鸟”)进行了解。

经采编人员证实,文中所涉“野鸭水鸟”实际上均为当地渔民所饲养。当地人称为“大头鹤”,其实是“鸬鹚”。当地的渔民们表示,他们也都知道,野生禽类动物都是不能吃的,早就已经开始人工养殖了。如果在文中就指明此事,应该就不会引起误解。所以,我们还是对记者编辑进行了严肃教育。

尽管如此,我们在报道中确实有所疏忽,不应该有描写食用“野鸭水鸟”的字句。在以后的报道中,我们会认真把关,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今后,我们也会积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另外,我们将在旅游版刊登相关告示,并向读者致歉。
再次感谢你们对本报的关心和爱护!你们对保护野生动物所做的努力让我们十分敬佩,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全体采编人员学习。

祝工作顺利!愿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

                   上海壹周报社 主编室
                  2007年12月22日

------------------------------------------------------------------------------------------
接下去我们的回复:

尊敬的编辑,D版负责同志,你们好!

非常感谢你们的认真回复!

因为我们是几家专业型的民间组织,我们能够十分确认报刊上所登野鸟照片不是“鸬鹚”,而是夜鹭。
(附上“鸬鹚”的照片一张,您可以对比嘴形而得知这不是同一种鸟类),夜鹭是没有人工养殖的。虽然这次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这次照片上出现的是夜鹭,下次就不定会出现什么野生鸟类(或野鸭)?并且无论如何,宣扬食用野生鸟类之风是不应当值得提倡的!

当地餐饮人员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希望《一周》编辑擦亮眼睛,不要为他们所误导……

不过我们十分感谢报社认真核实、并纠正错误的态度! 并希望贵报在“旅游版”刊登广告之前能够通知我们一声,好让我们的会员都知道《上海一周》是一家认真负责、关注环保、倡导社会文明的优秀报纸!

非常感谢! 并致谢!

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志愿者、上海野鸟会会员、江苏野鸟会会员
info@greensocc.org ; shanghaiwbs@gmail.com ; jswbs@sina.com

---------------------------------------------------------------------------------
《上海一周》D版负责人的回复:

发件人: 河马
发送时间: 2007-12-24 14:40:59
主题: RE: 上海一周就野鸟问题的回复


相关告示见2007年12月26日出版的<上海壹周>的D13版

<上海壹周>编辑部

野牦牛 发表于 2008-1-18 16:22:24

发这些内容不光是要引起大家的愤慨

更多的是想引起大家的反思:

到底ngo是做什么的?
都要做些什么?
都能做些什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一期《上海一周》宣传吃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