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激情 志在环保
—— 记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这是一群激情澎湃的环保人士,他们怀揣着一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爱之心,自发地筑起了一道“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绿色长城;这是一群无私奉献、不问回报的志愿者,他们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家乡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就是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
无私奉献的创始人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就像郑棣健的孩子,从“出生”到“蹒跚学步”再到“茁壮成长”,每一步走来,无不渗透着她的心血。
2005年一场强台风袭击福州,郑大姐家附近的街道被洪水淹了。几天后,另一场强台风登陆榕城,街道二次受灾。在感叹台风威力的同时,郑棣健开始思考,为何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地球为何如此脆弱。她因此萌发了号召公众保护生存环境的念头。
创建环保志愿者协会,郑棣健可谓白手起家。她不仅自掏腰包垫付了注册经费,四处奔走跑审批,还要到处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2006年5月筹备创建协会,到递交申请,再到最后批准申请,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2006年12月9日,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终于宣布成立。
由于协会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在创始之初,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和经费来源,但协会又要组织、举办一些活动,没有钱怎么办?郑棣健只能自己出。
在这一年里,协会一切从零开始。征集环保志愿者,建立协会网站和赴龙岩、福清等地搞环境调研,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与实践活动、争取企业对环保的支持……都是郑棣健要操心的事,但她却乐在其中。她笑着说:“做公益事业就需要这种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觉悟’。”而笑容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几十年的光阴能在瞬间消失,就像我再也无法找回那孩童时清澈的河流、小溪一样。但造福人类的环保公益精神却是永存的。”郑棣健如是说。
激情燃烧的带头人
年轻、富有激情——是笔者对蔡明森这位六十多岁的环保志愿者的第一印象。蔡明森是国家一级导演、剧作家。早在1991年就拍摄过环保影片《绿海情》,宣传保护原始森林,歌颂保护原始森林。但那时候的他,仅仅“单纯地想做个环保的良民”,“我不去污染别人,别人也别来污染我”。
走上环保这条路后,接触的环保信息更多了,对环保的了解也更深刻了。蔡明森说:“做环保工作就是做地球的工作,做人类的工作,这是个伟大的事业,每个平凡的百姓都应该做的。”在他眼里,“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人的心灵、灵魂的污染。要搞好环保工作,很重要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解决精神污染的问题。”在蔡明森看来,环境应该分为3个部分,即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而提高人的意识就是解决人文环境问题。
蔡明森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后,放弃了许多拍片赚钱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环保公益事业中去。蔡明森说,环保公益事业面向生活、面向群众,它的受众可以不分文化水平,不分年龄层次,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就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提高人的环境意识,这是很实在的事业。
蔡明森是忙碌的。他忙着策划、筹备环保公益活动;忙着四处演讲,宣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忙着下乡镇调研。很多人也在蔡明森的感召下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他说:“环境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环保志愿者虽然没有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但做的正是爱国主义的大事。”
如今,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已有300多名会员,这其中有教授专家级的志愿者、有在职公务员、有企事业员工,涉及的行业包括公安、法律、科研、文化教育、新闻媒体和环保部门等。他们之中有大中小学生,也有耄耋之年的老者。大家因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愿而走到了一起。他们互相激励,群策群力,只为了这共同的目标——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 无限激情 志在环保 环保
激情燃烧ing 奉献,体现在环保志愿者协会。
向300多名会员问好。 可以看出福建的环保者确实激情万分啊, 值得相对不足的地方学习学习!
环保确实不能够缺乏激情, 但是个人觉得更缺乏不得是\" 坚持\" =\"毅力\" 协会成立将近2年了,我是2年没回家了! 好久不见蔡老师了,呵呵,挺想他的,如果蔡老师来江西我也请他吃面条!!!呵呵 呵呵,这些日子在排晚会,前天还来我这边拿了一些围巾! 我也要围巾!呵呵,蔡老师也不说给我一条 呵呵,下次给你留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