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心与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许多智者苦寻一生,终究一无所获.也许,在坐的你也正在被它困扰,也曾为它迷茫.当然,我不是所谓的智者,更没有权利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以说一个故事,或许,会使你有所悟.故事是这样的.一对恩爱半生的老夫妻,在垂垂老矣时四目相对.丈夫深情的对怀中的妻子说:我们相爱了一辈子,可我有个最大的心事不能带到棺材里,现在说出来也就算此生无憾了.其实,我喜欢吃鱼但最不喜欢吃鱼身子,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你总是让我吃这个,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了,事实上,我比较喜欢吃鱼头.妻子一听立刻泪流满面,她泣不成声的告诉丈夫:我最喜欢吃鱼的身子,我认为那才是最好的,为了让你吃到最好的,我每次都事先把鱼头放进自己的碗里,把鱼身子留给你.老夫妻说完相拥而泣.
没错,这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故事,一对恩爱的夫妇却恰恰因为爱而让彼此享受了近一辈子的伤害.是什么让他们一生都没有摆脱这一局面.其实,这只不过是个一句话就可以完全化解的乌云,却几乎左右了他们一生的喜怒哀乐,直至路途的终点,从而演变成今天这一个令人感慨万分的结局.我想不通,为什么两个恩爱无间的夫妇,心的距离却依然那么遥远.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个不愿公开的角落,这个角落里可能是不可公开的追求;可能是今生不可示众的伤痛;也可能是永不见天日的丑恶.....它们虽然性质不胜相同,可都有一个共有的名字,我们都习惯称呼它为隐私.
对于隐私的处理方法,似乎最大原则就是上不告父母,下不诉亲友.虽说是一片好意,但其结果往往是如这对老夫妻一样,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一相情愿的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予对方,让自己接受最不喜欢的现实.这么相爱的夫妇尚无法做到心与心的坦白,那么作为我们普通人与人之间,又存在多少所谓的隐私呢?
我们经常说现代社会生活中友情是主要的,但坦诚和沟通是架设在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上的.如果我们彼此都怀着一颗防范的心去建设这段友谊,彼此欺瞒和伪装.那么,这样的交往又存在什么意义呢?
心与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它可能远在遥不可即的天外,也可能只是一只手的距离,关键就看你肯不肯用自己的真心去付出了.
放心吧,我一向很坦白
我可以死而无憾了 引用第1楼kefodshen于2007-12-25 14:04发表的 :
放心吧,我一向很坦白
我可以死而无憾了
没吧?
真的有那么潇洒! 曾经爱过
曾经被爱过
我不后悔我曾爱过
只是天涯从此寂寞
远去的渡口彼岸的灯火
人在河流只许漂泊
我不后悔被你爱过
只是不能爱到最后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