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所研究成果回击境外不实报道
http://env.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4/23/F200804231129063198929264.jpg人民网北京4月22日讯 (记者赵永新)最近一段时间,少数境外新闻媒体借《大庆晚报》记者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造假一事,发表了“Photoshop是如何帮助中国进行宣传的——藏羚羊、火车及国家新闻机构”和“当自然界不与中国合作,只有Photoshop!”等不负责任的失实报道。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杨奇森研究员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上述报道纯属借题发挥、违背事实——他们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铁路并没有对野生动物造成太大影响,藏羚羊迁徙时已经适应了专门修建的野生动物通道。
杨奇森研究员是负责评价青藏铁路对高原野生生物影响的动物学家。他告诉记者,青藏铁路涉及藏羚羊迁移的主要区段是昆仑山——开心岭段,每年约有2300只—2900只藏羚羊经由这里往返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保护区。为不影响藏羚羊的迁徙,青藏铁路建设部门在这一段修建了很多高架桥,其中长度超过100米的大、中桥就有143座,桥梁累计总长度达46公里;此外还有一些可供通过的小桥。
据杨奇森介绍,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建设单位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下,他从2003年起就带领研究组对青藏铁路两侧野生动物的情况进行连续实地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在青藏铁路建设阶段藏羚羊的行为受到一些扰动,但它们很快调整迁徙路线,适应了铁路工程导致的局部环境变化。以2006年为例,他们共观测到2952只藏羚羊回迁,其中98.17%的藏羚羊从野生动物通道中穿过,说明藏羚羊迁徙已基本适应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
杨奇森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1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刘为强的照片虽然违背了作为新闻照片的规则,但它所反映的事实是客观的,不能因此质疑甚至否定我国政府在保护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的事实。”杨奇森说。
http://env.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4/23/F200804231129072169575182.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