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赣学堂后面的故事
从广州回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会长老宋去武汉参加湿地和TTT的培训,只有我一个人留守在校~~在广州的日子,包子说我们缺乏的是总结,那么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回来之后,协会在联系后勤集团做4.22地球日的禁塑活动~~一群大一的小孩子很盲目的在进行调查问卷,最后很仓促的结束,我带着他们问路人,问食堂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总结,告诉他们我们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后续工作会是如何~~让他们了解到,他们不仅仅是活动的参加者,更是活动的行使者,活动的好坏取决于他们本身。
前天被我们的老老老会长王宏涛拉来做江赣学堂的主讲人,其实这也是一种总结,下午四点就坐在电脑面前,想着我要讲什么,把自己的想法给罗列成文字,包子给我打电话,说很期待,要看到两万字才会满足,但我只有四千字的准备,对不起,也许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了,但我尽力了
也许我是第一个站出来在自己接受CYCAN培训完后把想法给贴出来的人,也许我是第一个去面向那么多人以讲课的形式去说我眼中的CYCAN
讲完了之后,其实释然了很多,虽然包子说:你出名了,你不觉得你们学校的形象毁了麽
其实我没觉得,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对,在环保这条路上,特别是在高校社团中,有太多的人过分关注于我们的成长,即使我们做的不够,即使我们做的不好,但你们还是会为我们撑起一把庇护的阳伞
包子说我很委屈,承担了所有的批评,当时我没哭,几乎世界人民都在问我有没有事,但是当他说你不觉得你们学校的形象被毁了麽,那时候,我哽咽了,哭了,你们说我没做好,我承认,但是你们说到协会的形象的时候,被我搞砸了,我内疚了~~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其实学生性质的环保有两种,一种是“专业”环保,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我所追求的“快乐环保”,其实像绩溪里面的很多人都是专业环保人士,了解着环保界的各种动态,发布着对于我们而言是政治性宏观性的认识简介,而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看看,学学,参与到你们阳光的活动当中,在这次讲堂中,发生了不快,但我认识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自己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就盲目的去参加培训,就像李燊讲的那样,没有准备好就不要来参加,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我觉得蛮可耻的,各大高校在浪费着资源,我们却在说我们在做节约~~
我是一个大三的人,协会的理事长,原本以为包子研究生,从事研究型的活动,最后才知道他大二,他的成熟度让我觉得自卑,在CYCAN的团队中,很多都是男生,比我小,但是他们所从事的已经是很高端,很前沿,不仅仅像我这样,还停留在一个当自愿者的程度,他们把环保当事业,他们是学生型的NGO~~他们可以很淡然的看着你在活动,却要在你活动完后忙着总结,分析数据,策划下一次的活动~~
在协会当中,我是老老人,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当上理事长,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压根就不够,我知道也许自己在环保的路上走不远,因为学习的关系,所以我只想去做一个志愿者,你们给我舞台就好,我只要一个让我参与跳舞的地方就好,也许到了大四,没有了绿源这个舞台我就得退场了,很黯然的退却~~
时间不多了,但我会珍惜,我所坚持的就是“情”,我想更多的人是因为喜欢,因为快乐才留下来~~我尽力了,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包子,谢谢李燊,谢谢花花,谢谢绿色江赣的工作者,谢谢绿源的宝贝们对我一直以来的肯定~~
谢谢 可别这么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昨晚我在工作组看到了部分转播
能把自己想法都说出来就很好啊
我想我们CYCAN工作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毕竟成立不到一年
必定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这就需要你们反馈
而不是互相要争出个是非或者自我感觉良好
无论是你所说的“专业环保”还是“快乐环保”
大家都付出过,这就够了 毕竟像包子、李燊这样的学生也是很少的
学生更多是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环保
而“志愿者”三个字
已足以让历史敬佩了 说出了想法,可以共勉。
环保,我理解为个人的“慎独”
这并不需要多大的舞台去展示
随手关灯,拧水龙头……
做得不算很伟大,但足矣 我有一种感觉,关注高校环保社团的人,却给了社团很大的压力。
我们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快乐的环保志愿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本来很快乐的事情,在压力面前就不会快乐了。
不要总去评价别人做的好不好,不要总是指指点点,说别人这不好,那不好。
客观一些,不可能所有的人、所有的社团都一个水平。
要看看有没有尽最大的努力,不能用一个强势社团的要求来评价一个发展还不是很好的社团。
现状不好,慢慢来,前进是需要时间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啊!
我们都知道每个社团都在努力,做好自己,做好身边,做好环保。
建议那些已经做的很好的专业环保朋友们,不要总以自己的要求评价别人。
我也知道你们也是想帮忙,想这些弱势社团好好发展,但是这总不能总以批评的口气来进行吧!
本来一个很快乐的环保人会被打击的受不了的! 楼上,换个角度看看,别人对社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许并不是要你们一口吃成胖子,而是看得见最合适的发展方向和最合适的方式,希望你们能减少走错路和岔路。也许态度会有些激进,不过,出发点是为了社团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打击谁。 楼主,你很有站出来,说出来的勇气。值得佩服哦~
虽然看得不是特别明白,不过,伤心不要太久哦。
专业或者志愿,看明白了,其实谁都只是志愿,没有谁高谁低,谁强,谁一定不强的问题。只是一个专注度和专注方向的问题。
我和某人聊天,他说,我在地区组织上算是他半个前辈,同时,他很自信的说,在社团事务上他是我半个师父。说我们无论怎么立足与社团,还是不如亲为社团。你也应该找到自己身上这方面别人不及的强势。
自信,是自己肯定自己。
用心去想下,为什么要在社团里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要做环保?不论是志愿者还是你说的专业。
环保,是在生活中的,谁最贴近生活,谁就是真的环保哦~
对了,济溪里的人,估计都是认为自己是志愿者的。
加油哦~其实你应该算我前辈了,呵呵。 之所以你的这次讲堂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你会总结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指出我们的不足;
只有把问题和不足都提出来,才能够促进各自的成长与发展,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环保是否专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环保组织最大的问题始终是人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能有进步和发展,从而组织才有进步和发展,随后才去考虑尽量做好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件事情;
就如陌上所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势,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谁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个人在做社团方面是一个很失败的人,折腾了快两年都没有搞出来一个样子,所以我也很羡慕你们做的很好的社团里出来的人,因为我没有这份经历;
我们大家都是因为感情投身于环保,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因为责任而去为之不懈努力,虽然这个过程中有辛酸,也有挫折,但是我们更享受其中所带来的快乐,以及精神上所获得的丰收,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个外人,不是CYCAN的也不是江西的,但是两方面都还有接触,这里说几句话。
大家都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势,昨天的事情很简单,一个是在自身没有准备充足的前提下去参加了一个培训,一个是第一次听到这次培训的反馈,那么,自身准备不足的去培训,效果自然不是很好,那么,这个也必然不是组织者所想看到的,那么,双方为此产生一些辩论很正常,只是但是你们都没有十分的冷静,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点,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毕竟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好处的,昨天的事情我想,对你们双方都是一个很好的案列,会从里面学到很多。
这里我更想说的是另一方面,那就是高校环保社团。有人说这个群体只是志愿者,是“快乐环保”为主,有人说高校,会员群体的素质较高,活动水平也应该很高,这个怎么说呢,个人感觉,既要分开来,又要结合。这话不是什么老好人的观点,而是事实如此。
“快乐环保”是因为我们高校的社团成员以大一的为主,所以活动的开展要结合自身发展开展,要把他们的心拉进来,所以,快乐环保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大家都是大学生了,活动水平必须要高,什么社团刚刚成立,什么专业知识不够之类的全部是借口,你的社团刚成立,那么别人的呢?你不会借鉴?你的知识不够,试问,活动过程中需要你有多少知识?又不是让你去做讲座,何况前期的准备时间足够你了解很多东西了,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心去查资料,去翻书了。
昨天三火的一句话我很赞同,他说现在的会员不如以前了。确实是,现在的人,做活动的目的可以说远比以前势利很多,现在高活动,从准备到参与到最后总结,都不是以前的那么认真,不是以前那么投入了,很多心会员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却不自己努力提高,而是只想着活动后有什么收获,这样的会员很多,我见到很多,也接触很多,看看他们,看看别的做的很好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做社团很久了,当时我做会长的时候,招会员就有一条,没积极性的不要,不感兴趣的不要,大家进来后,我用了一学期搞内部环教,就是给这些参差不齐的人全部传给做环保必须知道的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先完善自身,再出去活动。只是,我做的时间短,这条路没有完全摸索出来,不知到底这样的效果如何,憾事之一啊。
中间因为吃饭,思维断了下,所以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呵呵。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面对现在的问题,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