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湿地行
[来自武汉绿色基金]
活动背景:
背景知识:
湿地(wetland):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做出的,即: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7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分别是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省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海南省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米埔自然保护区。此外,我过还有近200块湿地符合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尚待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概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而且大多数集中在长江两岸,从而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长江流域的湖泊因此大面积萎缩,仅洞庭湖的面积就比全盛时期缩小了一半以上,江汉平原的湖泊从1000多个减少到目前的300个。
湿地面积的减少,加大了雨季洪水的危害。据史料记载,长江流域在唐代以前平均20年左右发生一次洪涝灾害,以后逐渐增加,进入29世纪80年代以来平均每两年一次,有时甚至连年发生。湿地的破坏还使水资源得不到涵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其中40%来自于长江。如不及时保护长江水资源,中国将很快面临严重的淡水危机。
长江岸边的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年代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达8 300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309个,总面积缩小到2 656平方千米。江城素有“百湖”之称,优于湖却又忧于湖,但现在已名,湖泊数量锐减为27个。
湖北的历史是水的历史,从古云梦泽走来,向大海流去。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历史人物,滋润了博大的湖北文化。但是后人只知索取,开辟广阔的水面以维持生存,无节制的开发湿地资源只为了获得表面上的部分收益。导致湖北的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还有更多的湿地资源面临被开发或破坏的境地,对于已经开发的湿地,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是还有更多的湿地是违法开垦或者将要被开垦。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存在的权利。
要保护湿地资源,最重要的是在不过度利用湿地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当地的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以及让他们有发展的可能,还要宣传湿地对于当地农民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的活动目标是保护现有湿地,通过了解当地情况,寻找适合当地的经济模式,宣传保护湿地,从而保护湿地不被过度利用。
活动时间:8—12周
活动地点:校内&校外实践
参与对象:华中科技大学全校师生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保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碧水蓝天协会
活动形式:
通过全校范围内募集志愿者,组成考察队,对其进行相关(环境科学,野外生存等知识技能)培训,考察队所拍照片也可参加摄影作品大赛。考察队部分费用(车旅、住宿等)由志愿者自己承担。 每个考察队都由一至两名经验丰富人士带队,每队总人数不超过十人,预计总共六队。
活动目的:
以实践的形式来宣传湿地,让同学们了解湿地,认识到湿地对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详细计划:
活动流程:
宣传:
4月23日:进行湿地相关宣传,招募志愿者
4月29、30日:进行相关培训,
出行:
5月1日:长江段(阳逻段)至张渡湖一线(骑车,一组)
5月4、5日:沉湖考察(坐车,一组)
5月14、15日:骑行梁子湖(骑车,一组)
后期展示:
5月21、22日:综合考察结果,展板宣传,进行影展
调查总内容:
一、当地历史情况及现况概貌
二、水域水质状况(包括主要水生和水边植物)
抽样取水,由环境学院的老师对水质进行测量
三、当地鸟类记录(图象和数量,依具体情况而定,因时间问题,冬候鸟应该已经观察不到)
四、当地政府部门及主要生产部门(如渔场、林场)
五、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当地居民对围垦、打猎、养鱼的态度)
六、保护区建设及工作情况(运作方式)
培训内容:
1. 湿地相关知识
2. 野外生存技能
3. 考察内容,社会调查相关知识
志愿者选择:
1. 有丰富的组织社会活动经验,热爱大自然,能吃苦且各有特长
2. 有求真态度,擅长社会调查
3. 有远征精神
实地考察计划:
考察流程:
1、长江段(阳逻段)至张渡湖一线(骑车)
早上7:00点出发,经花山,吴家桥,前往阳逻江滩。开始沿江南岸江滩一路向东调查直到古迹城塘城和西蕃楚祠。回程经葛店上318国道。当天返回。
着重调查阳逻火电对岸江滩从绵延数公里江岸土地中渗出的红色神秘液体。
2、沉湖(班车,一组,)
早上7:00集合出发,前往古琴台搭车,前往肖泗乡。夜宿学校宿舍,次日中午返回。
根据情况进行以下三方面活动:
(1)接触肖泗中学环保协会(由几位老师组成)
(2)接触林业站,(有条件的话)接触当地其他政府部门
(3)观鸟
(4)接触当地居民。(渔樵村、罗汉村等)
说明:沉湖的环保活动已由武汉各界志愿者全方位展开,我们去的目的主要是:参与,配合,协助他们,并在他们的误区和漏区上做些实际工作(和当地居民良好沟通,关起门来谈话),因此出发之前要与这批志愿者协调好。由于之前的志愿者已经打下良好沟通基础,我们的人员可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3、梁子湖(骑车,两组)
早上6:45集合,7:00出发,经流芳前往龙泉,中午在龙泉午餐,饭后前往湖心大堤,调查大堤附近生态及影响。
天黑前,前往梁子岛,夜宿该岛(宿营)。
次日早上,调查该岛环境状况,接触岛上居民。
中午起程返回。
调查结果整理:
1. 每次出行专人负责记录,培训中要让队员养成随时做准确记录的习惯
2. 仔细保管每一次出行记录,并作出分析
3. 最后作出详细报告,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用内容,联系媒体,也可递交政府。
4. 在学校内以展板的形式,结合影展,进行湿地宣传,如效果显著,也可以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宣传。
摄影大赛:
1. 募集志愿者的同时,征集湿地摄影作品,要求图文并茂
2. 摄影者可跟随考察队伍,一起出行,拍摄作品,也可提交与湿地有关的个人作品
3. 参赛者直接递交作品
4. 奖项将设为一等奖及优秀奖
任务分配表:
外联 环保协会、远征协会、碧水蓝天外联部
宣传 环保协会、碧水蓝天宣传部
策划 刘念、陈柯、陈晔、历程
安全 远征协会安全部长
培训 环保协会、碧水蓝天、远征协会及专业人士
影展 远征协会
宣传方案:
1. 海报宣传:紫菘、韵苑、沁苑,各教学楼及各个海报栏
2. 横幅:活动名称、口号
3. 华中大在线资讯网&环保协会网站(同步进行报道宣传)
4. 校广播台
5. 校报
6. 华中大网视
外联方案:
1. 环保协会外联部:联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老师
碧水蓝天外联部:联系环境学院相关老师
远征协会:联系户外专业人士
2. 联系校内及校外各大媒体
3. 尽力联系到经济上的支持
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1. 如遇天气情况及其恶劣,如狂风暴雨,可延期
2. 如发生安全事件,立即停止活动,就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预算案:
1.宣传支出
a.海报:60张*0.15元=9元
展板:2张*10元=20元
会旗:40元
横幅:2个*80元=160元
传单:100张*0.15元=15元
b.培训资料:100元(内部印制,发给志愿者)
合计:344元
2 .活动费用
设备(取水样及进行分析用):预计50元
摄影(记录鸟类种类):预计50元(包括胶卷及冲洗费)
合计:100元
3. 影展、调查成果宣传
影展:预计200元(根据征集到的照片数量定展板数目)
奖品:赞助商提供
调查成果: 展板:2*30元=60元
图片:20*5元=100元
合计:360元
4 .相关资料收集,外联差旅费:50元
总计: 854元
申请绿色基金的经费总预算为:344+100+50=494(元)(即宣传费用、活动费用、相关资料收集及外联差旅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