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初薰 发表于 2008-5-5 20:41:18

释城说,我们这些人是不应该做斑竹,而该去做大学生该做的事。我不明白,你到底是怎么想我们做斑竹的动机的。正如你不真正了解过我们为什么要做斑竹一样。
    把话说透,那么晚还在,是因为我们正好早做人员变更,5·4号,变更结果公布的日子,我们几个被提名的人自然要关心结果,你看到我们在八卦群胡闹,你看不到我们在管理群里讨论回收站里的帖子删的是否合理,看不到我们在争论版主设置是否合理。
    关于压力这个东西,不是只有毕业生不是只有工作的社会人士面临,而我们在读生面临的就是些”少年愁“。我们也懂得思考,只是时间在变,什么都在变,不能再用老观点再去看同样的事了。不是经历了就可以俯视了,其实,那不过是创造距离。心平气和的看好。
    就好像,某人认为某个社团的某个项目做的好,评论之声很高。几个月过去了(对社团来说,几个月时间很长),方才回来关注一下,而他看不起的人,却已经先与他之前和社团沟通过,做过详细的了解,分析了项目做的好与不好之处,与其他的同类的项目一起,分享给了其他人。所以,你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看看自己的姿态是不是有点问题?
    再谈谈济溪的发展问题。我们在北京见面的时候,开的其实是不同的会,我和石磊跑河流会议,接触于小刚之类的远比济溪上任何会员都老资格的环保人士。为什么?济溪有人去?你想过没?
你没想过,我们想了。并且有所尝试。在北京,我和牦牛说的最多的也是怎么扩大成熟NGO这块的影响。想到后来压力过大,半夜还麻烦麦子和牦牛给我释压,教我“曲线救国”。同时,鸭梨也在多面跑。我们像追星一样的追着那个企业社会责任咨询网的贾影先生。在我宿舍招待那两个因为我们貌似胡闹的见面会而找来的两个“姐姐”,不好意思的是,我只记得一个来自震旦纪……而在那个见面会上只出现了一会了老奶奶,你们有几个知道她来干什么,后来她又提来了好多的橘子花生,谢谢我们的帮助……
    我觉得,我们需要的只是互相了解。你可以半夜陪人爬山,我们也可以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半夜在述职。
    你提到了,这里的信息不能吸引你了,再。那,你为什么在提问题的时候,不顺便想下,怎么去解决问题?您作为济溪的会员想过能怎么尽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一下吗?
    这貌似和做环境又走到了一样的路线上了,要改变现状,从自己做起。
    济溪改版之后,增设了一些版块,暂时有版主的空缺,而那些版块,相信大家也看得出来,我们是在做方向上的尝试,需要你们这些走进不同领域内的前辈的帮助……希望大家能以主人的态度对待济溪。
    我说这些,不是要和你争个输赢对错,是希望大家能增强彼此的了解。
    感谢您好心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能看看我说的话,我很感激……

风声之度 发表于 2008-5-5 21:12:27

陌上说的很好啊....

鸭梨 发表于 2008-5-5 21:29:42

那个老奶奶 下次去北京一定要去找她
缘分呀 上次准备离开北京的时候是想去她那边走走了 给她发短信没回 等我回到福州时 她给我打电话 说她不知道短信 不会使用短信 是亚兰姐帮忙的 直到现在从没忘切!!!!

释城 发表于 2008-5-5 21:34:48

我是济溪会员,不是济溪团队,我有我的工作领域。

如果济溪的版主面对意见只是解释原因,说我没有努力或者不了解济溪的话,那么济溪应该更加思考一下。

济溪不能拿自己的思维来评价别人,但别人可以拿自己的思维来评价济溪,因为济溪是一个公共平台,它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风声之度 发表于 2008-5-5 21:38:31

老王,我今天的评分用完了,明天再给你评分.

孤独剑客 发表于 2008-5-5 22:05:25

引用第23楼释城于2008-05-05 21:34发表的 :
我是济溪会员,不是济溪团队,我有我的工作领域。

如果济溪的版主面对意见只是解释原因,说我没有努力或者不了解济溪的话,那么济溪应该更加思考一下。

济溪不能拿自己的思维来评价别人,但别人可以拿自己的思维来评价济溪,因为济溪是一个公共平台,它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好评的原因我本来想说很多,但是,在操作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这个词。

陌上初薰 发表于 2008-5-5 22:40:34

原因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么?
况且,我说的更多的是,我们做了什么。
我不过是想要加强我们之间的理解而以。
你口中的“济溪团队”在没有被你认为是一个团队的时候,就已经在努力的付出了。不是因为是版主,而是因为是会员,是因为得到了,所以理所应当的要付出。
版主与会员在你心里到底有什么区别了?版主也是自己努力混出来的。而且,没有谁是为了争取什么荣誉,什么奖励。只是责任而以。你看尼安德特人的版主申请,那是发自一种很淳朴的喜欢。内心的爱。是我初为环保是,前辈教的“爱”。
我并没有指责谁不主动承担责任,在济溪,大多的版主都是自己申请的,就像尼安一样。
看大花的总版申请,你可以发现他多久之前就开始准备了,可以发现他做了多少功夫。茶馆、讲堂……
人得到-人付出-再得到-再付出……就是这样螺旋上升的过程。

自然人 发表于 2008-5-5 22:41:58

今天很少见的论坛建设的帖子比茶馆的多。我刚看的是50:20。我觉得也能说明点儿问题。在济溪常发言的或者济溪管理层对于最近的济溪改组很重视。包括释城。我认为这是济溪的成功之处,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或者说关注)至少不是一潭死水。
娱乐也罢,思考也好。济溪带给我们的,尤其是大学生的,应该是一种价值观、世界观。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或者自己厌恶的东西(也许就是娱乐性)。
我现在也走向了工作的路。但是我并不后悔走过环保的路。如果再上一次大学,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选择。因为这里我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社会。
也许在频繁的开会中滋生了一些腐败的苗头,但是这是种历练,能不能够经受的住诱惑。至少几次的外地回忆让我更加成熟,更加明白环保的意义。
济溪是包容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包容些。一个朋友说过:“做真正环保的人都是好人。”我们是人,是中国21世纪的人。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特性。缺乏了之间的沟通与融洽,那些学习的距离就会很远。至少我现在在中学教课,就有这种感觉,一些严厉老师的课,学生的兴趣很难集中。如果我们都是生扳着面孔来教育后辈学生该如何经营社团,会不会都吓跑了呢。

释城 发表于 2008-5-5 23:23:14

我不是老师,我只是济溪的会员。我不是在给谁上课,我只是想说我想说的话。

济溪的斑竹们大都是这个圈子的精英或者活跃分子,如果连一点意见或者抱怨都不能承受的话,那么怎么能看到问题的所在?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尽管我也经常这样的;不要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付出了很多也非常努力,但是依旧得不到认可,尽管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也抱怨过。

有时候看帖子,只要说到济溪存在的问题,总有好多人出来说我们很努力了,并指责对方没有付出,没有资格来指手画脚。只要我是济溪的会员,我就拥有对济溪的评价的权利,公不公允是我的认识问题,而不是我的态度问题。济溪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斑竹作为济溪的中坚力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你们的举动必然会影响到新人。尽管济溪的执委会或老人们把济溪的发展方向确定下来了,但是执行者却是你们。你们这时候的态度决定了济溪将如何发展,我们对你们的要求自然要上升一个高度。

王者 发表于 2008-5-5 23:31:01

老王说得还是有点道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济溪灾这方面的努力;
在济溪的都是各个社团的骨干或者老人,不排除有些人是来这里认识一些人,来这里争取“腐败”的名额,但是,我们得承认,腐败的同时,那群腐败分子不也是为环保做了点事情么? 最起码那群腐败分子提高了认识和水平啊!
论坛的改革是必须的,转型是关键的! 单纯的环保论坛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我们更应该看到方向和前途!我们每一次的争吵不正也是成长的过程吗? 就如唐老师所言:“没有争议,不叫绿色营!”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是否可以说明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