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6-14 09:03:01

湖南绿联减塑前期活动总结

所谓的总结也不过就是一些我听到、看到、体会到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写下来,供自己或者其他有兴趣的人看看。
其实心情一直是很复杂的,要把活动开始到现在的体会理清楚,实在不容易。还是尝试着去理理好了。
关于策划
算是第一次认真地写,虽然只是主要负责活动内容部分。发现,有想法是一回事,要怎么把那些看起来可行的想法,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并用合适的词语表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让各部分衔接自然,条理清晰。
首先,要作好不断地改策划的准备,新手是不可能一次就完成一份合格详实的策划的。然后,要及时地记录下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在接下来的资料学习中,去核实、检测想法的可行性,当然,大部分有用的想法都来自于学习,这是一个边学边收获的过程。学习的重要性不用多做强调了,了解是策划的大前提,越深入越好。再来,寻找一种合适的框架或者顺序,比如,按工作类型(宣传、联络等),按时间顺序。根据拟订的框架再去填充内容。检测框架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可以包含你要表达的内容,越全面越好。这其实类似与写作的提纲。填充内容时,不单是一种写作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写作,使人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容易发现问题。发现了应该及时解决,不要影响到下个环节,当然,如果问题不大,也可以记录在一旁,回头解决,看自己把握。这就算是边写边改的过程。写完了之后还应有个修改的过程,从全局着眼,看是否有遗漏,是否都合适可行。
写策划,一般都有模板可供参考。也就只能参考,决不可照搬。有些内容是不必要的,就不要生生的加上去,有些内容是模板里没有的,要自己注意填补。一切从实际出发嘛!至于修改,自己肯定是主体,可以请其他人提意见,但,不可将过多的期望放在他人身上。请教的时候态度也是个问题。
策划也分大小,大策划里涉及的一些活动或者重要部分,需要另写小策划。在实践策划时,实际情况会让你学着把大策划拆小。要摆正心态,不可心急,一步步踏实地走下去。
策划是计划,按照策划走是基本。有时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绝大部分时候会出现),就需要大家灵活应变。当然,策划中也可对你预期到的一些变故做备份方案,如:天气。
关于策划就说这么多,自己也还在学,所以,见解浅薄,见笑了。
关于人员
一直让我头疼的问题!在策划中时没有深入的思靠过这个问题,造成了之后的艰难。开始是计划在绿联理事会内部成立一个项目组,结果人事原因,未果!在社团之家上向社团介绍这个活动,希望从各社团中出志愿者,反应冷淡。会后,只有一个学校表达了意向。社团之家完了之后,理事会终于有人帮忙解决问题了。探索出了由各社团推荐人员,经绿联审核,成立项目组的方案。参与选拔的九人。留下了六个。与商家协调有结果的当天晚上,在绿联减塑交流群里发布了更改计划的消息,将项目组全部并入调查组,于周日进行调查组培训活动并用邮件通知了组员。另一方面,由绿联联系各社团中有意参加此次调查的人员。计划十五人。培训前一天晚上,又再用短信通知了各人。培训当天,到场的人员中,属上次项目组的有三人,其中一人还是绿联理事会成员,另一人,因时间问题不能参加下周的调查。
留下来的十四人,以选举的方式,产生了小组长,负责组内事宜,商家方面还是绿联负责。
此后一周,我只和组长联系,与她沟通调查事宜。活动准备分两天,每天三小时,根据组员情况分组、分时调查,地点定在收银台到出口间的过道,设调查台。调查活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近十二点时,组长通知我,人员出现了情况,计划去的组员只剩两人。只好临时通知理事会成员并请同学参加翌日活动。总不能在商家面前黄牛不是?第二日,绿联成员和我同学一起参加了调查活动,就当作是前期实验调查吧!哎!这些宝们~而且,那个坚持的原项目组成员也没出现,哎!独苗也“夭折”了。周日,普天同庆,原本计划要来的孩子都来了。活动也进行地不错!
关于人员,是一路有问题,一路解决了去,还好都应付过来了。对我来说,这些问题一直是让我压力很大,心情一直不好。其实回头看看,不也挺过来了吗!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啊!是不是要感谢这些磨砺了?可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家都积极起来。真正的动心要为环保做些事情。至于参与调查的这些“孩子们”,可取之处还是不少的,他们也会逐渐成长起来的。减塑如果往下做,他们中还是有人可以担上责任的。调查了之后,他们的成长也是看的见的,对减塑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对学生环保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解,暂且不管这些想法是不是成熟,开始思考,就不错了。老大说,我们要锻炼的起码是“有潜力”的人。打造一个平台有多么不容易,我是见识了,要如何善用平台,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同样的一道门槛,一开始再怎么难迈,多跨几次也就好了。
关于调查注意事项
调查前的培训,目的在于让调查者熟悉“减塑”这个概念和一些相关的知识信息,并传输一些调查注意事项。在群共享中,我们公布了一些从别处搜集的较为系统的调查注意事项。培训时也分享了我做调查的一些简单的心得并要求做过调查的组员与他人分享经验。组员中做过调查的只有一两个,可交流的信息不多,这也与没有做好事前准备有关。培训现场变成授课式,而非交流式。
这里,我再做一次个人的经验总结。
首先,要了解要调查什么,看好问卷,认真的去理解问卷上的题目,和设计者的调查意图。最好直接和设计者沟通。这样,能在调查中获得你所真正想获得或者应该获得的信息。
调查对象的选择上。要尽量放宽调查面,接触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不要因为某一人群易于接受调查就把问卷全部集中到这一类人中。对于那种行色匆匆或者其他不利于调查的人群,迎难而上也要看情况,不可勉强,造成他人不便。
调查时,要注意态度,保持基本的礼貌,不要害怕被拒绝,不要让他人的不配合影响自己的心情,调查者接受调查时要在旁做好解释,但不可诱导,不可对调查者的答案表达立场,保证调查的客观。
问卷完成之后,调查者要做好旁注。旁注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调查过程中,对象表达的一些问卷中没有涉及的观点、意见,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动机等等。只要是你认为有价值的,都可做好旁注。
调查中不免会遇到一些人,对调查存有警戒心。这就需要调查者用简短、有效的话对活动进行有效的解释。另外,我认为校徽是一样能消除调查对象的警戒的有效工具。
对于赠品,是感谢对象接受调查的物件,不应有意无意地拿来吸引对象。
关于问卷设计
这是个累人的活啊!我觉得要有针对性。减塑这个概念不小,我参考过的几种问卷围绕的问题就有所不同。调查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顾客是否能接受塑料袋收费!而我这次的问卷针对的就是,顾客是不是能接受在购物时使用环保袋。这也是商店表示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也许,是因为这次调查与之后的活动关联性较大,所以,与其他类似的问卷比起来调查的不是那么全。虽然在济溪上被骂了,也不觉得灰心,希望骂我的人理解理解我的意图吧!再不然,就当反面教材教育他人好了。
关于调查活动中的一些被我忽略的细节
九点正式开始调查,我要求提前半小时到,路远的可推迟,但九点一定要到。我提前40分钟在广场等,大部分组员都遇到我和我在一起,但一直不见组长和她学校的组员,耽误了几十分钟,上楼梯的时候有组员提醒,组长和他们约好的是在二楼。而我和组长交流的时候双方都没提过在哪碰面。因为这种无谓的等待,耽误了准备时间,好在前一天已经活动过,准备工作我已熟悉,但还是耽误了调查时间。这个是交流问题。
调查中,有段时间来了很多人,在我们设的点接受调查。赠品(环保袋)和问卷什么的一起放在桌上,高峰过了之后,有组员反映说,有顾客趁乱拿走了好多赠品……哎!
我们一开始的调查地点是在出口内,因为设点的关系很容易造成群聚效应。而超市的出口设有服务台和检测系统(防止有人拿不该拿的东西),人一多,会对超市的工作造成不便。后来,店长去物业处申请,把我们挪到外面了。
曾经有组员建议分时间段调查。如果,把它理解成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沃尔玛周末的购物高峰是早上七八点(购买新鲜蔬菜、早餐等)和中午十二点以后,据说晚上八点后还有个高峰期。而我们安排的时间(09:00-12:00)刚好与高峰叉开了……
组员还建议过几个调查点,如:购物大巴,我觉得还是很可行的。只是因为商店和物业分开的,还要单独和物业申请,时间问题,所以将就了。
关于活动中的一些见闻还有一些感触
遇到过一位在福利机构做事的约莫30左右的女子。受教育程度不及一些工程师、干部,但她对公益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和她聊天的时候,从她眼神中看到一种担忧,一种关怀。当我送出小礼物时,她的眼神中掠过一丝羞涩,我坚信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少女的纯正、善良……
遇到了一位不愿接受调查的工程师,他觉得调查是没有用的。学生活动也没多大意义,民间活动效果也不显著。他认为,环保要靠政府,要用强制的力量……我们试着和他交流,也似乎让他对学生活动有所改观……环保不会只是大事呀,环保可以很小的……
遇到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应该是读小学三年级,坐在女儿身边,耐心的解释着问卷上的内容,引导她完成了这份问卷。她问我,可不可以给她女儿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想让女儿好好学学。我留下了她女儿的邮箱,送了她一个减塑同盟的logo……
关于对绿联章程理解的错误
我错了,我认错!
绿联成立的宗旨是:为社团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区域的资源和经验,开展更为有效的环保活动。同时服务于各高校社团。
我片面的理解了绿联成立的宗旨,只记得为高校服务这个部分,忽视了“开展更为有效的环保活动”一项。在减塑开始后,有几个非单位会员成员联系我,要求参加活动。我拒绝了。因为想到服务系统的问题,就把他们排开了……
哎!我认错!会想办法挽回的~
关于调查组组员们的活动总结
这里是概括了当时大家说的一些话。按发言顺序来的。括号内为我的补充、解释。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张海京——调查在地域上有局限性,活动范围太窄(物业管理);如果可以坐下来聊就好(有椅子,只是不多)。有些人接受调查的目的不单纯,摆明了是冲赠品来的。群众的环保意识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反映说,调查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应该应该联合更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涉外经济学院 陈泽东——环保意识应该从孩子抓起,带孩子的家长比较支持环教。
湖南女子大学 刘迎梅——孩子是十岁以下的妈妈自己比较环保,但教育孩子不够。初中生的环教不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彭岳峰——自己在口才和胆量上有所收获。在人员的分工和安排上应该有所完善,调查前应该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在数据分析之后应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联系主办方,发动舆论。扩大影响力。
    湖南女子大学 刘迎梅——调查应该注意分散人群,此次调查的小孩较少,集中与30岁以上人群。要加强对小孩的教育,从下一代开始。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彭岳峰——我们要对调查对象进行预想,推测可行性,明确调查的主要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缩小调查范围。
涉外经济学院 罗薇薇——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而无实际行动,调查是徒劳的。
环保学院 金永双——问卷设计不合理(解释清楚了,不是问卷的问题)。
环保学院 杨清——应该注重宣传,宣传我们要干什么。可制作宣传册配合宣传。对于之后的赠品塑料茶杯,觉得不适合。(一开始的赠品是纸制环保袋,后来因数量不足,改为精品笔,笔也送完了就送茶壶。)
另外,大家总结的有:希望超市可以联合起来,统一行动,对塑料袋采取限制或者收费(像麦德龙),政府对塑料袋上税。超市提供的环保袋要更大些,如果出售环保袋,价格要低于5元(此征求价格不够代表性,征求人数不多不全),30岁以上的男性不够关心环保,塑料袋随手就扔掉,女性要好些(也是个人观点)。
关于工作展望[/size]
“减塑”一定还会做下去,这个学期时间上来不及做大活动了,集中精力作好前期的准备。个人是准备下期先推一系列的“减塑进社区”的社区宣教,先让“减塑”这个概念得到更广范围的推广。而且,绿联正好在做环教推广,两个项目可配合起来。
至于这次减塑的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组员的报告公布出来,虽然还有不够详实的地方,作为新手,能这样已经不错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吗!若时间允许,我再试着写一份,让大家指教。
关于鸣谢首先,谢谢长沙雨花亭沃尔玛购物超市。特别是促销部的兴红姐、李波和那个不知芳名的开朗姐姐,还有店长阿江、刘先生……
谢谢济溪,提供这个信息交流平台,谢谢济溪上所有给过减塑关注和帮助的人,谢谢批评我、鼓励我的人……
谢谢各个社团的大力支持,谢谢所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
谢谢我的伙伴们,谢谢你们的支持与信任,谢谢你们的期待……
我们会一起走很远的……
关于共勉
这次不用屈原的话了,换首李白的诗: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陌上初薰 发表于 2007-6-14 09:11:42

写了一个下午,呵呵,好有成就感啊!大家来指教指教吧。也算是减塑进行到现在,对所有关心的人,一个交代吧!有不合适的地方,大家要说啊!
又要忙专业考试去了,这次还没重点……难啊!

鸭梨 发表于 2007-6-14 13:48:33

继续努力!

lixing 发表于 2007-6-14 14:51:32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继续努力,我们绿联需要你这样的同志!

熊猫眼 发表于 2007-6-14 15:17:40

不错 继续努力
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我们成熟.
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组织困难.但是正是这些困难使我们走向成熟.

yonglianbobo 发表于 2007-6-14 16:26:05

继续努力哦
我会一直关注你,“新芽”会一直支持你!
加油!!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07-6-14 23:49:06

厉害,很详细
佩服

熊猫眼 发表于 2007-6-15 12:40:12

认真做好每件事!!态度决定一切!!

无语 发表于 2007-6-15 15:07:25

加油 加油!~!!

紫凌 发表于 2007-6-15 18:47:47

支持LILI啊,也支持活动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绿联减塑前期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