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认可“禁塑令” 对替代品成本存疑虑(图)
“我省将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和使用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购物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包括可降解塑料袋和餐盒。”本报28日9版刊出省人大正在审议《海南省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购物袋餐具具体管理规定(草案)》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市民观点
“禁塑”后购物可能不便
担心替代品成本过高
28日上午,记者在海秀东路、蓝天路一带,就“禁塑”一事采访了15名过路市民,大家一致认为“禁塑”本身是有利社会的好事,但具体操作过程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包括会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不便。
市民张先生说,“禁塑”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禁塑”后,政府拿什么更好的替代品来方便市民购物。
市民汪女士说,长期以来,去超市、商店购物时,店方都是拿塑料袋给顾客盛装商品,如果禁止使用塑料袋了,消费者再去购物时,拿什么来盛装商品呢?难道要每个消费者都要提着篮子去逛超市吗?
刘先生说,现在很多职工的午饭都是吃盒饭,一旦“禁塑”了,大量的消费需求该怎么办?还有,如果到饭店吃饭,吃剩的菜如果想打包的话,又该拿什么来盛装?如果商家用别的替代品来代替塑料饭盒,提高的成本肯定还是由消费者承担,如此以来,消费者有能力承受吗?
作为公务员的冯女士认为,政府“禁塑”是好事,但禁塑之后,消费者购物消费时拿什么来当替代品是政府必须解决和引导的现实问题。
商家态度
普遍认可称节约成本
部分商家已做好准备
针对“禁塑”的提议,商家又有何态度呢?对此,记者随后又采访了部分超市、酒店和大排档的经营者。发现商家普遍对这一提议给予认可,并称将借鉴别处的先进经验,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争取用更好的替代品来替代塑料制品。
在海秀东路,万福隆超市海秀店的钟店长表示,如果该审议通过并实施,将是一个不错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商家将大大节约成本。
钟店长说,“禁塑”后,超市该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购物服务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香港、台湾等地用无纺布制购物袋的做法值得借鉴。而考虑到无纺布制作的袋子寿命不够长,成本太大,超市初步决定,一旦“禁塑”,他们将使用成本较小的帆布购物袋。她说,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消费者切身利益,超市会考虑实行抵押方式发放此类购物袋,即消费者交纳一定的押金,取走购物袋,返还时再退回押金。
南国超市市场部的汤总监告诉记者,此项审议如果通过,商家主要考虑用什么来做替代品。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改变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商家的后期服务要跟得上,才能配合“禁塑”顺利实施。他表示,此项举措如果顺利出台,他们也将积极响应,会借鉴其它城市成功的经验。
而一些酒店排档业主在接受采访时,则态度模糊,认为一旦“禁塑”,店方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替代品不好找,消费者不肯为替代买单等等。
省消委会
引导市民改变消费习惯
实施初期应免费提供替代品
针对“禁塑”的提议,作为消费者的“娘家人”省消委会也有说法。该会的有关人士指出,“禁塑”是好事,应该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购物使用塑料袋装东西是很多人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恐怕一时难以改变。省消委会建议,一旦禁塑后,商家应在初期免费提供替代品,让消费者形成一定的习惯后再合理收费。
作者: 李灏 张星 替代品的研发还需要加强,我对一般的所谓可降解的塑料感到怀疑 科技需要时间,更需要成本
媒体就不要老是透支公信度了~~ 在替代品生产还不成熟,市场还没形成,使用还没普及的情况下,海南省一刀切掉超薄包装、购物袋和一次性饭盒的规定是很冒险得,各商场餐馆很难在短时期内做好“应对之策”,消费者也难从心里和行为习惯上适应。在消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惯性下,规定执行起来的力度和效果很难说,何况这还是规定,而不是法律,约束力就更保证了。所以即使是“一刀切了”,恐怕还会有很多“藕断丝连”。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这样逼一下,塑料袋还真是难以退出历史舞台,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走着瞧吧。 先减后禁,有个过渡吧 引用第3楼monkey_hawk于2008-03-29 20:17发表的 :
在替代品生产还不成熟,市场还没形成,使用还没普及的情况下,海南省一刀切掉超薄包装、购物袋和一次性饭盒的规定是很冒险得,各商场餐馆很难在短时期内做好“应对之策”,消费者也难从心里和行为习惯上适应。在消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惯性下,规定执行起来的力度和效果很难说,何况这还是规定,而不是法律,约束力就更保证了。所以即使是“一刀切了”,恐怕还会有很多“藕断丝连”。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这样逼一下,塑料袋还真是难以退出历史舞台,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走着瞧吧。
是啊!
希望海南那个坚持下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