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地震救援看中国应对灾难的能力
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特大地震后,中国对灾区进行了一场从速度到规模都史无前例的救援。无论是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是行动能力,都是空前的。中国政府在应对地震灾难中的表现,赢得了国内民众的支持,鼓舞和稳定了人心,同时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次地震救援首先凸现了中国快速的反应能力。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做出救灾指示,温家宝总理在一个半小时内启程奔赴灾区。全国的抗灾系统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纷纷启动应急反应方案。对此,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主任布里塞诺先生说:“中国政府对灾难的反应速度真是令人惊奇!我在电视上看到,在地震发生后不到四个小时,救援人员就出现在灾区现场!中国政府对灾难的应急处理做得很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反应真是太快了!”
这次地震救援还展现了中国强有力的动员协调能力。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总队,以及医疗、交通和通讯等各部门迅速协同救灾,使得大量救援的人力和物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灾区。与此同时,中国民间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赈灾活动,截至14日16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价值8.77亿元人民币。非赢利性国际组织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温德姆·詹姆斯说,“在这种时候,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像中国那样集中资源和注意力。”
这次地震救援还显现了中国高效的行动能力。在气候条件恶劣、道路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救援队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徒步、水路和空运并行的方式,实施了及时有效的救援。截至15日早上8点,在四川重灾区和甘肃一些地方进行救援工作的中国武警官兵,已从废墟中救出5500多名受伤群众,转移疏散群众5万多人,并向灾区运送和空投了大量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这次地震救援还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在信息搜集和发布方面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迅速向外界发布了消息,并及时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河南、贵州、广东等地相关部门还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发布震情提示。而中国的主要电视台则对救援全过程进行了不间断的直播,各大媒体及网站也及时更新灾情和救援的最新信息。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使公众很快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的发生。
舆论认为,中国这次在地震救援中的快速和高效,首先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有了雄厚的实力作后盾,中国才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动员起如此大的社会能量。
中国这次的迅速救援还归因于中国近些年来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完善。去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责任,并建立起对国务院负责的地方应急救灾办公室。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保证了信息的通畅和公开。中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专家彭宗超先生说:“中国政府之所以对汶川地震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跟这几年中国在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做出努力有很大关系。(比如说,)这次信息公开还是比较及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震后对信息的需求。”
从目前的救灾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在反应速度、社会动员和信息发布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成熟度,不仅为灾区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援助,而且还激发了中国民众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面对灾难,中国社会保持了稳定,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增强。
中国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显示的能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肯定。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夏依布女士对中国的救灾工作充满了信心:“当然(有信心)!现在的中国是个大国,有很多救灾经验,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专家,我认为中国有能力处理好灾后工作。”
目前,中国仍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与时间赛跑!加油 与时间赛跑
对啊
中国加油! 中国人真团结!战斗力非常强。。。 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有些富裕的,可尽微薄之力,你的付出不在多少,在于你有这份心,你就是快乐的!
即使无力,鞭长莫及,好好学习和努力工作,也是一种付出,同样是一种贡献,至少你没有给别人找事,制造更多的麻烦!也是好样的!!
心系灾情,时时关注,也是不错的表现!至少你在关注!
关注也是一种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