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ler 发表于 2005-9-8 12:35:14

中国青年报:给民间组织营造更宽松的空间

  作者:傅新

  据报道:近日,民政部召集专家讨论《民间组织评估暂行办法》,今后民政部门将根据这个办法给民间组织“打分”,以加强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热情的高涨和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我国的民 间结社形成了一股热潮,各式各样的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国际上通称为“NGO”)纷纷成立。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民间组织仍然存在数量偏少、政社不分、机构不健全、官方化、行政化等问题。据统计,国际上每万人拥有民间组织的数量,法国为110个,日本为97个,我国只有2.1个;我国民间组织总支出约占GDP的0.7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的水平,也低于4.6%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的民间组织数量偏少、不成熟,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大政府”,制约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在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大包大办,什么都管,各种社会事务自然无须也不容民间组织“插手”,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而现在,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使得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舞台依然不够大,民间组织的发展依然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

  根据规定,民间组织须有业务主管单位,即民间组织必须挂靠在某个主管单位的旗下。这个规定的初衷也许是为了规范管理,促进民间组织有序发展,但是实践证明,这一规定又在客观上限制和阻碍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导致政社不分,民间组织官方化、行政化,并抬高了成立民间组织的“门槛”,许多民间组织因为找不到主管部门而无法登记成立。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民间组织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婆婆”,便干脆私自结社,转入地下,变成了非法组织,有的还干起了违法的勾当。民间组织鱼目混珠,影响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了其发挥社会职能的作用。

  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政府只能是“小政府”、有限责任政府,很多社会事务的发起、运行和管理,应该由民间组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青年报:给民间组织营造更宽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