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重建的事情
救灾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了,现在面对的是更加艰难的灾后重建工作,那么,我们大学生们能在这个重建工作中做什么呢?想听听大家的意思,是我在做的一个事情,也是一种引发思考吧,希望大家能认真的思考,想些靠谱的,实际的东西出来。 大学生我觉得能做的就是心理辅导和支教 这是我的小小看法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青年基金会联系,听听他们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鼓动大学生在每月的12号向灾区捐款 每月捐2元钱 当然多多益善 如果联合湖南各大高校并且坚持下去 将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 引用第3楼其实无所谓于2008-08-24 10:22发表的:
我觉得可以鼓动大学生在每月的12号向灾区捐款 每月捐2元钱 当然多多益善 如果联合湖南各大高校并且坚持下去 将会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
也可以考虑从学校走社区!有组织的进行! 昨天参加了北京fb会,把自然之友的梁晓燕老师的分享帖过来。她认为救助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5.12到六月底,第二个是七月份到八月中旬。第一时间里有一部分大学生第一时间就冲过去了,然后又杀回来了,杀回来跟学校团委什么的反映,组织人再去。第二个高峰的到来时因为大学里学生放假,中学里老师也放假。她分享了一个例子,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下去帮助农户组织孩子活动,他们很受当地百姓欢迎,因为这时候大人们很忙小孩又放假,学校老师的托管每人要收100块钱,而他们是免费的。他们找到军队合作。——这里不是很明白。当地教育局的人比较官僚每天来查他们卫生,后来他们就退回来了。八月下旬起大部分自愿的人撤离,专业的ngo或留守或进驻。也许这将带来第三个救助高峰期。
9月12-13号好人好事联合深圳慈善会组织教育ngo暨民间参与学校重建论坛。
相关链接
http://www.ngocn.org/?uid-136-action-viewspace-itemid-35454
http://www.ngocn.org/?uid-136-action-viewspace-itemid-35508
一个新思路也是警官提到的,土木再生参与校舍重建。另外一个就是专业的ngo进入学校当中。这部分不仅包括深圳的ngo,还有香港和台湾ngo的广泛介入。比如活知识群益社?把灾区教师培训的角度放在在帮助教师整理家庭关系上面。还有宏德中育?在寻找灾区学校的特殊性。
但是比较糟糕的是,学校的高度行政化。以至于下面的学校都不敢去思考,我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丽娜分享了以下机构在九月初的状况
四川备灾中心:重点在探讨公共服务模式。有注册,跟政府公众关系比较好,志愿队伍专业。
5.12:主要在于信息对接,后来看需要也参与了物资对接。但是无注册,钱上麻烦。
pcd:薛启蝉把前期定义为志愿者精神的充分体现和展示。
小母牛:有钱银。帮助养殖回报率很高的动物们。
益基金和cai
wwf
根与芽:是各自独立的,联系不紧密,还是专注自己这块。
梁漱溟那个会:实在。先后有七八十个大学生进驻到村子里。缺钱多物资。
野草文化:比较有活力。新颖。他们在村里帮助村民建生态厕所,后来又发展到生态建筑。大家认为野草的主要意义在于,让灾民们从情绪里摆脱出来,有可以努力做得事情。群众基础好。
地球村:打算弄乐和村。可是在钱的分配上有点麻烦。
新家园
绿色江河:灾前一个月就在保护河流上游了。他们的好处在于驻点,做外面人和村人的中转站。
红网:这是个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