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6-17 17:15:32

北京—中国农大绿脉—第二届绿野仙踪—沙地·湿地之旅

第二届绿野仙踪——沙地•湿地之旅
——中国农大绿脉•北京

一直想给暑期实践取个好听的名字的,因为总觉得和其他的队伍相比,它是有些与众不同的。不只是实践,更是学习。于是,寻寻觅觅,最后终于敲定了“绿野仙踪”这4个字。而这不同恰恰体现在这个“仙”字。从万平老师到安金磊大哥到孙君老师,还有很多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一直在为环保努力的人,以及大自然中那些给与我们无数感动敬畏和力量的生命,都足以担当起这个“仙”字。
而去年,绿野仙踪第一届之“绿色乡村”,我们可能很难为当地做出什么有意义有改变的事情,可至少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机会,去知道假如想达到目标,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多大的努力。精神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在和已经在环保领域坚持了很久的“老师”们的交流之中,也许能够找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一次出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思考。比如,学习与社团,环保与现实,工作与科研之间的我们应该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比如,绿色乡村发展中存在问题矛盾,就像环保和经济的矛盾,那该怎么办。
有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一定是凭着我们现有的力量就去决问题,毕竟我们还是学生,积累的还不够。
很多时候那些活动宣传、环教、调查等,不是为了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之所以失败,是我们老期待看着别人的变化,只有当我们全心投入时,才能营造一种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阳光的心态,才能推动阳光的事业。
——小小菜

一:活动主题
寻找和谐之旅——不同地域人地关系的探寻
课题:
1.沙地和湿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方式和习惯对比。
2.草海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探求
3.拜访科尔沁治沙孤胆英雄——万平,了解其草根NGO的发展历程及困境(有兴趣者与绿脉联系,本策划书不包含科尔沁沙地之行)
二:活动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使得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一、毋庸置疑,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渴了打开饮水机就好,饿了打开电冰箱就好……人们似乎从不需为粮食短缺或者淡水资源匮乏的事实发愁,因为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世界,资源短缺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然而在这样的意识与事实不平衡的条件下,势必有一些人会为这一切买单,那就是真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常常让生活在优越的人难以想象。外在的生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约束力究竟有多大?气候恶劣干旱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不是与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因着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出入?这是我们想要尝试去了解的。
二、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的今天,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有意识的划分出来的相对受到人为干扰比较少的荒地,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又多了另一重使命,那就是通过对保护区人地关系研究以及对于一种人地和谐的共荣方式的探寻,以点带面地将这样的理念和精神传播开来,最终引导我们走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三:活动地点与情况介绍
第一站:河北丰宁小坝子
丰宁县小坝子乡是距离北京最近的重要沙漠化区域,小坝子流域沟口——喇嘛山与北京市界直接线最短距离为30km,因而小坝子的沙漠化对背景的影响最直接,危害也最大,可以说小坝子沙漠化及其治理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极具影响;从地理位置看,小坝子位于接坝地区,流域构造走向与坝上主风向一致,决定了这里是坝上及内蒙风沙进入北京的重要通道,风蚀严重;流域内土壤以固定、半固定风沙土为主,其本身又构成重要的沙源地;地处坝上高原向坝下山地的过渡带,地形变化剧烈,水土流失强度大;水土流失和风蚀是形成沙漠化的双重动力。可见,该地区的影响面广、沙漠化程度高、形成沙漠化的原因多样、自然条件恶劣、沙漠化治理难度大。
小坝子土地总面积31066hm,其中耕地1373hm,疏林地4533hm2,荒山荒滩25160hm2;6个行政村共4758口人,劳力1400 个;大牲畜饲养量4700 头,羊2. 2 万只;1999 年人均纯收入667 元,其中养殖业占447 元,人们生活极度贫困;该地平均海拔高度 1050m , 年降水量503mm ,无霜期105d ,年均气温6. 1 ℃;土壤以固定半固定草原风沙土为主,接坝高山有部分棕壤。   
第二站:贵州省威宁县草海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贵州省的西北部,是世界十大最佳观鸟区之一,它是一个完整的、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系整个云贵高原的生态有着重要的作用。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因湖内水生植物繁茂而得名,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其他侯鸟的重要越冬地,草海为国内一级重要保护湿地。
【草海与人*过去】
草海是一个几经人为排放又几经恢复的高原湖泊湿地。1958年第一次挖沟排水造田,水面面积从解放初的42平方公里缩小到约31平方公里。1972年,随着人口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人们再次向湖要田,草海被彻底排放,水面面积剩下不到5平方公里,湖水排放后开垦的耕地肥沃,其产量是山坡地的2-3倍,周边的村民享受了十年丰衣足食的好日子。1982年修大坝恢复蓄水,人们的耕地重又被淹没。1985年建立自然保护区时,保护区75%的面积属于农户耕地,他们拥有使用权。
  草海保护区距威宁县城不到1公里,人口稠密,人为活动十分强烈。保护区内人口约2万人,密度200人/平方公里,比威宁县平均人口密度高56人。保护区内农户人均耕地少,人均1亩,有的村人均0.5亩,个别村被淹没的耕地多,人均不足0.5亩。
 村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草海周围的农户40%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80%的农户粮食不够吃,农户现金收入的50%以上用于购买粮食。
然而,对湖周农民来讲(尽管最初的决策不是来自于他们自己),排湖工程对于扩大农田面积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而对于政府修坝,恢复湖水的决定怀有苦衷。回升的水位淹没了他们新开辟的农田。在湖滨和山丘之间拥挤居住的农民又在80年代末开始开垦湿地,尽管草海当时已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至1991年,农民通过挖沟、抬高土地的方式把大片沼泽变为农田。鹤类及其他水鸟失去了它们的觅食环境,转向农地取食。鸟类增加对农作物的取食,使自然保护区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991年春季,草海自然保护区获得了湖水水位的控制权。保护区关闭了大坝闸门,这样又升高了湖水水位,淹没了不少农地。用这种方式,保护区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对湿地的开垦。但此时失去土地的农民转而向山上毁林开荒,事实上,自从70年代末,政府把部分山林分到个体农户后,相当多的农户家庭担心政府的政策将来会有变化,贴现率提高,他们反而加速砍伐了自留山上的树木。草海周围的森林覆盖率在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之间,从10%下降到6.9%,新一轮的毁林开荒高峰发生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农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扩大农耕地面积。
保护区所采取的强有力行动确保了他们对野生资源的保护,这在草海自然保护中是意义深远的一步。然而,这一行动也给当地社区经济带来了危机,也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当时草海湿地的恢复不是消除,而是加剧了环境恶化。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困难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有关方面认识到草海湿地的保护不能把社区发展置之门外。
【草海与人*现在】
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的草海合作项目,运用参与式方法(PRA)在保护区内实践了一条自然保护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到目前为止,合作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期,项目覆盖农户在2000户左右。草海合作项目始终围绕着人的问题来开展工作,注重培育农民的参与意识,将农民放在合作项目的中心位置。
草海合作项目主要受到国家鹤类基金会、国际渐进组织、福特基金会和部分国内配套资金的资助。草海合作项目第一期主要以渐进项目和村寨发展信用基金的启动和发展为主,项目第二期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开展村级规划项目,项目第三期主要以培训活动为主。“渐进项目”利用小额赠款有条件地帮助最贫困的并具有一定劳动力、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努力工作的农户;“村寨发展基金项目”让农民自愿组合,利用有限的资金,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为农户提供借贷,培养村民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基金逐步滚动发展,促进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村级规划项目”让村民共同参与制订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并自我组织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积极培育农户的参与意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治理冲沟,种植树木,保持水土,减少淤泥进入草海。
【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草海合作项目的实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参与项目的农户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草海仍面临不少困难。
(一)贫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强大压力
草海自然保护区内部,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牧业、渔业还有少量的乡镇企业,人均收入不足三百元。人口密度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使得村民的生活对于周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这导致了当地村民的生存和发展与保护区的自然保护的矛盾异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贫困——环境破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要使贫困人口生计得到持续改善,从根本上脱贫,逐渐使社区群众提高以生态保护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解决环境问题。
(二)水土流失和人鸟矛盾
一方面,在草海保护区恢复蓄水之后由于大片农田被水淹没,导致了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水土流失、种植品种单一和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也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农民通过挖沟,抬高土地的方式把大片沼泽地变为农田,开垦坡地,直接造成了水土的流失,这不但对恢复后的草海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鹤类及其他水鸟也失去了他们的觅食环境,转向农地取食,鸟类保护与农民的生存矛盾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旅游业和当地一些小型化工厂的发展也必然导致污染的发生,这进一步加剧了当地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三)社区资源管理体制的脆弱性。
一方面表现在保护工作的执法空间较大,难以掌握一个“度”。草海自建立保护区后,保护区管理处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对草海进行法律管理,国家和地方都有一些法律法规作为法律管理的依据。
整个草海湿地对草海人来说,是为他们提供了生活资源之地。自草海被划定为保护区之后,草海对他们来说也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草海保护区核心区也只是理论上的一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些条款在草海自然保护区很难执行。因此草海保护区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鞥你完全杜绝保护区内正常的生产生活,而这个“度”要怎样去把握,对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最难把握的一件事情,同时又由于实施个体的不一样,出现很多分歧等等。
另一方面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弱执行性。举个例子说,1988年冬季草海遭受空前冷空气的袭击,草海湖面风洞结冰,导致近十万只鸟类无法觅食,转而袭击农民的蔬菜地,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遇到这样的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中的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但这条规定在草海形同虚设,农民们从未因次原因得到了保护区的赔偿。
四:活动目的
1.南北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以此探究人与地的相互影响。
2.了解“草海模式”及其他的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推行中收到的成效及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尝试着探寻更好的解决途径。
3.通过环境教育,引起当地村民对环保的重视。
4.通过与当地政府官员进行座谈、环境教育、实地调查,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5.提高当代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关心农村发展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当地作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6.培养队员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的精神。提高队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促进队员对环保发展方向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人生价值的思考。
7.通过我们大学生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五:活动内容
1.南北对比:用水量用水习惯的对比
小坝子
1.1生活用水量:生活平均日用水量、用水习惯的调查
1.2生产用水量:了解小坝子地区人们的主要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水资源的消耗量
1.3居民意识形态
1.4查阅县志,了解该地荒漠化及荒漠化治理的情况
1.5了解当地的荒漠化情况及其对于前二者的影响
1.6结合前两项调查结果,分析土地荒漠化对于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草海同上
2.草海湿地社区共管
1了解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现状(通过保护区提供的资料,县志等)
1.1草海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
1.2草海湿地中鱼、鸟类的数量种群近几年的变迁
1.3湿地面积水位等状况变迁对比。
1.4牲畜人口数量变化。
2当地居民如何使用草海湿地的资源
2.1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利用率
2.2渔业的发展是否合理
2.3旅游业的开发现状,外来游客对草海湿地的冲击情况。
2.4当地居民如何处理其生活生产垃圾,对草海湿地可能带来的后果。
3当地居民对草海湿地保护,社区共管的心态意识调查
3.1了解当地村民最初接受社区共管模式时的心态。
3.2调查周围村民以及当地政府对“草海模式”现状的看法态度。
3.3当地各年龄段的人的环保意识,及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希望政府部门对环境作哪些方面的投入。
4当地居民和草海湿地之间的现状关系。
4.1现在是否还有冲突和矛盾。
4.2解决现在的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5NGO和政府,保护区三者在社区共管模式中发挥作用对比
5.1NGO参与共管的具体方式途径及收效。
5.2NGO在当地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其收效。
5.3政府相关方面的政策及宣传。
5.4政府工作和NGO效果对比。
5.5政府和保护区之间的关系
6共管模式自实施以来草海湿地的恢复与保护情况,保护区原定计划和社区共管的项目实际实施情况对比。
7草海湿地社区共管模式是否带来收入上的增长。
3.草海保护区垃圾分类推广:
和NGO合作,尝试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包括旅游区内游客的垃圾,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垃圾。
4.环境教育
宣传和环境教育:
1.1.在当地给孩子们上环教课,拓展孩子们看世界,看自然的视野,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外面的东西。
1.2.通过交流,家访,联谊,放露天电影等多种形式对当地村民和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
1.3.在当地建立“绿色书架”,给当地村民环保知识学习提供帮助。
1.4.和当地村民一起劳动,增进我们与当地居民的感情,促进交流,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
1.5.与当地村民举行联谊。
5.自然体验
进行自然体验,向大自然学习,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六:经费预算
北京队员:400元/人,京外队员:350元/人,多退
七:活动安排
7月15日    全体在中国农大西区集合
7月16日    开始集训
7月16日--20日 学校集训
7月21日--26日 小坝子
7月27日--29日 学校集训整修
7月30日    出发草海
8月1日--12日 草海
八:后期
1.PRA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当地居民生活状况,经济收入,生产方式,自然保护区情况及村民在草海合作项目中的参与作用等。
2.“草海模式”运行,推广调查报告。
3.带回图片,资料,土壤,水采样等。
4.此次活动的全程记录,队员收获,日记等。
5.论文、表格、数据等总结。
6.将所有书面资料记录文章等综合成一本文集。
7.进行一场宣讲会,主要展示暑期时间成果
8.与当地保持联系,特别是孩子,可以通过一对几个,长期通信,成为他们的远方朋友。
九:联系我们
对外筹委:
刘 畅:15810764263,010-62811454马牧雯:13811446098
小小菜:13426120208,010-62817374章 晶: 010-62812078
邮箱:greenvillage2007@yahoo.com.cnQQ群:43079701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外校队员报名时间:6月17日——28日,招募外校队员5-8人
备注:如有特殊经济困难又对本项目抱有极大兴趣者私下和我们交流;
欢迎所有对我们这个项目感兴趣愿意一起奋斗的孩子^-^

中国农大第二届绿野仙踪申请表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学校:    社团
专业:    年级: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QQ号:
兴趣爱好
或特长
E-mail:
通信地址
邮编:
简述几件令你印象深刻的成长事迹
你想了解关于本项目的哪些东西
对绿色营的认识/你觉得绿色营能做些什么
在这次绿野仙踪暑期实践中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对于自己在环保中的定位/为什么要做环保/它在你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
你对自己在环事业中的期望值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现在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推荐人评价
自由发挥
请于6月28日晚12:00前将报名表发至
greenvillage2007@yahoo.com.cn
有特殊情况和筹委联系
如果你真的特别好,看到这个项目策划的时候已经过了截止日期,没关系,联系我们^_^。
感谢中国农大团委·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的大力支持和赞助

光脚野丫头 发表于 2008-6-17 17:24:40

紫凌 发表于 2008-6-17 17:37:04

又出来个好东西 啊

光脚野丫头 发表于 2008-6-17 18:06:11

本地化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就是做保护区社区共管的
北京和上海是比较特殊的地方

华农高山 发表于 2008-6-17 18:45:50

去那么远,350估计只够买火车票吧?呵呵

kikilizhm 发表于 2008-6-17 19:01:00

支持你小小蔡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08-6-17 20:02:44

你们好有钱……

樱桃 发表于 2008-6-17 20:36:54

哇!好地方!

章晶 发表于 2008-6-17 20:45:33

第二届绿野仙踪--沙地与湿地之旅
--中国农大绿脉●北京

老人寄语:

看过了、经历过了这么多的绿色营,我始终不能对现在的绿色营满意,的确我们没能力做出颠覆性的改变,但是我不能认同我们学生只能是去看看,我们坚信至少我们的暑期会帮助我们用心认识社会,为一个主题全心投入一次,用我们疯狂的想象,严谨的态度,不屈的追求释放属于我们唯一的青春。
我们一直觉得,做环保就要对得起我们身为环保社团的责任;对得起我们选择环保的青春;对得起支持我们的老人、老师、农民、社会;!我们一直在努力为我们的理想,和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一个愿意为环保,为农村、农民(我们是农业大学嘛)真心体验,真心付出的人提供一个机会。我们盼望跟我们有一样想法的人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
再废话一下,我们的今年的策划还不成熟,我们会努力到毕营的那一天,也盼望你们的意见,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做事,认真成长!
                              --章晶

章晶 发表于 2008-6-17 20:52:01

我们的绿豆不多 好些策划都下载不了 为了大家的利益 不把绿脉的策划设密 有兴趣的都可以看见 以此为我们这些少绿豆的人们 给予安慰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中国农大绿脉—第二届绿野仙踪—沙地·湿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