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行-小志 发表于 2008-6-21 15:19:17

一次性饭盒造成污染 三分钱治理见到成效

中广网2008-02-28
   

中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高静) 在不少地方,一次性塑料饭盒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今天,这一难题在上海已经不复存在。上海市采取3分钱回收一个饭盒的办法,不仅使这一白色污染得到了根本治理,而且还取得了多项效益。



与很多城市一样,一次性塑料饭盒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曾经让上海深受其害。于是,2000年,上海市颁布了《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办法》,开始实行责任制,“谁污染,谁负责”:生产塑料饭盒的厂家每生产一个饭盒要向管理部门交3分钱的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其中,1分钱用作回收者的劳务费,1分钱用在处置上,还有1分钱用在管理、宣传等其他方面。



上海市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张艳林介绍说:当时实施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管理办法时,不仅仅是考虑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考虑到一次性塑料饭盒也是一种资源。通过回收处置以后,生产出的再生粒子又可以加工成很多塑料制品,在市场上非常紧俏。所以它还是应该走回收和再利用的道路。



在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办法实施的同时,上海还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网络,来保证一次性塑料饭盒所造成的白色污染的产生量和使用量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张艳林说,我们采取了禁止与回收相结合的思路。一是建立了上海市塑料饭盒的管理网络;二是建立了一个回收利用的网络;三是建立了资金管理网络;四是建立了执法网络。五是充分利用回收处置技术来提高回收利用率。



这一系列措施使原来没有价值的废弃的塑料饭盒具有了经济价值,回收量大大增加。从2000年到现在,上海一共回收了将近12亿个饭盒。这种3分钱治理模式对整个上海的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效应,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应,而且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市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同时还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其实,几年前,不少城市都曾经开展过治理白色污染的尝试,但是都没有像上海这样坚持把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管理制度化,而且做得如此精细。因此,上海的模式得了专家的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研员韩孟说,在倡导环保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上海的做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韩孟说,上海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回收对各个方面来说——对生产厂家来说,对管理者来说,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节约的规范,一种循环利用的规范。这样就使我们有限的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和充分利用。



专家说,从一次性塑料饭盒推开看,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一次性物品,而这些都可以依照上海模式来进行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这样会有助于我们的资源节约意识落到实处,使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道路走得更坚实,使我们的循环经济的模式建立得更快。                        
来源:SRC-504030172责编:魏淑兰   转自:中广网

风声之度 发表于 2008-6-21 17:36:03

收回去的确是挺不错的,但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

湘元 发表于 2008-7-11 14:35:28

引用第1楼风声之度于2008-06-21 17:36发表的 :
收回去的确是挺不错的,但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
只是不是有收费的吗,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处理的体系,所以应该不成问题的。

尋﹠找 发表于 2011-12-10 19:32:54

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次性饭盒造成污染 三分钱治理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