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发现第二个鸟类新品种 系画眉科鸟类(图)
我国专家发现第二个鸟类新品种 系画眉科鸟类(图)2008年06月20日10: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表评论(0)支持(0)反对(0) 贺根生
http://it.hexun.com/2008-06-20/106839449.html
在近日出版的世界鸟类学权威杂志TheAuk第125卷第2期上,我国鸟类专家周放和蒋爱伍合作发表了一个在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画眉科鸟类新种。据悉,这是迄今由中国学者发现、描述并命名的第二个鸟类新种。
该新种被命名为Stachyrisnonggangensis,中文名为弄岗穗鹛,英文名为NonggangBabbler。首次被发现的新种属画眉科穗鹛属,其体长约18厘米,全身大部为深褐色,喉部的黑斑点和脸颊新月形的白斑是其主要特征,栖息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较好的喀斯特季节雨林中,除受惊吓,极少飞行,平时常活动在地面,以落叶下的小动物为食。
据介绍,2004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典生物分类倾斜基金资助下,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周放教授率课题组在我国广西开展生物考察。于2005年7月、10月和2006年1月,在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多次观察到这一新鸟。周放说,目前该鸟发现分布的范围极其狭小,种群数仅有100多只。为强调其生活在弄岗喀斯特环境的独特性,进一步推进对新鸟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故定名为弄岗穗鹛。
随着我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深入,目前,发现植物或昆虫新种相对容易,而要发现哺育类新种却很难,发现鸟类新种更困难。据统计,二战以来,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现昆虫新种约6500种,但每年发现鸟类新种不到1个。此前由中国学者发现、描述并命名的鸟类新种,要追溯到1932年,是由中山大学任国荣教授所发表的金额雀鹛(Alcippechrysotis),巧合的是,这次发现也在广西。
周放认为,这次发现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也得益国于课题组科研人员多年来对鸟类分类考察、研究的持之以恒。弄岗穗鹛的发现,说明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独特和特种的丰富,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来源:科学时报) 恩,这个是拍鸟人的骄傲。这个结果公布出来不容易,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嗯,在WWF自然论坛上看到消息了``` 偶在鸟类图库里面看到的~ 怎么不搞2张活照片过来,标本多难看!哈哈! 引用第4楼麦---蚜于2008-06-22 07:50发表的 :
怎么不搞2张活照片过来,标本多难看!哈哈!
谢谢麦蚜,这张图片就清晰多了 版权问题 引用第6楼华农高山于2008-06-22 11:27发表的 :
版权问题
对了,要写明出处。。。 呵呵,照片蒋魔师兄早就给我看过了。这个鸟种也是蒋师兄发现的,05年就发现了,周老师是他的导师,所以一起研究,并把周老师作为第一作者。现在也就仅采集到了两个标本。为了保护命名权,之前图片一直被禁止对外公布,弄岗保护区也完全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在论文发表了,估计我们也快可以去看了,但听说保护区的核心区还是不对外开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