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绿色时尚联盟淀山湖湿地考察活动小结
淀山湖湿地考察活动小结2008年6月13日,我们上海政法学院绿色时尚联盟一行10人前往淀山湖考察湿地,开始了我们暑期的“湿地使者行动”。
来到淀山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片片芦苇荡,但是当我们来到这里时,却看到原本天然的湖水已经筑起了堤坝。
后来,我们通过采访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历史上,近淀山湖的青浦县为上海低洼地所在,涝灾严重。每遇台风海潮侵袭,黄浦江及淀山湖周边就遭受洪涝灾害。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为了防洪,开始在淀山湖沿岸筑堤。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政府又陆续地修筑了新堤,政府的筑堤工程一直延续到2002年。至此,淀山湖被人造堤岸完全“环抱”,与湖边天然湿地就此隔绝。
当了解清楚筑提的起因和过程后,我们感到震惊和遗憾。筑提,是为了防洪,可是湿地本身便具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啊。淀山湖周围的湿地原本就是天然的堤坝,只要妥善的管理和控制,完全可以抵御洪水。但是,如今湿地被堤坝所取代了,就像原本在田间锄虫的青蛙被农药所取代一样。据我们采访了解到,湿地之所以被堤坝所取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淀山湖水位上涨,光靠湿地很难预防洪涝灾害。而另外一方面,听来则更加让人愤怒。为了能更好地发展淀山湖的旅游业,政府需要营造让游客零距离感受淀山湖美景的场所,因此必须筑提以保证游客的安全。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游客更加舒适的浏览湖面风光,政府这2年还在堤坝的沿岸修筑了2公里的淀山湖步行道。如此以来,的确增加了旅游的野趣,却进一步地侵占了湿地。于是乎,本该与湖水相连的湿地被一道石墙所割断了;于是乎,芦苇荡的景象荡然无存,只有零星的一些小池塘和芦苇。
然而,开发的淀山湖步行道真能吸引大量游客,真能发展旅游业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考察湿地的时候,几公里内只见到几个游客。在一些为游览观光而搭建的木桥等建筑上,我们却发现了大量的蜘蛛网,这么一个小细节却反映了开发旅游业的失误。
好在,当地政府终于意识到了湿地对保护淀山湖的作用,只有保护好湿地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于是,淀山湖中的“白鹭岛”将被打造成候鸟家园。这片占地约2.7万平方米的微型天然岛屿,被恢复成为了人工湿地。淀山湖南面的大莲湖,也被规划成占地14.6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用来过滤淀山湖的湖水。同时,兴建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等非点源污染进行控制以及大力整治湿地周围相关污染企业。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当地政府施对淀山湖湿地的保护措施也产生了一些效果。而帮助政府向工厂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并进行监管他们的污染排放,向当地居民宣传保护湿地和防止气候异常便是我们湿地使者的责任了。
也许有一天,这里会重新拥有芦苇荡,湖面上沙洲点点,候鸟会重新来此繁衍。也许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中,也会有我们今天的那些小小的贡献。
上海政法学院绿色时尚联盟
周旭辰 不错不错。持续关注更佳 速度真快啊 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加油哦 最好的保护就是完全没有人类的干涉,让自然去治愈自己的伤,有时,人类所谓的保护很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现在我们只能去依靠昔日破环湿地的人来保护湿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