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盲目爱心提个醒:收养孤儿不是豢养宠物
四川地震后掀起了领养孤儿的热潮,但一名唐山地震孤儿在网上发了一篇肺腑之言,让大家的爱心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自己是否真正有能力抚养这些敏感、需要特殊和细致关怀的孩子?这可不是简单花钱和收养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又是特殊的人,经济优裕的家庭更千万别和养宠物划等号。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谢晓非指出在收养孤儿可能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是交流隔阂:领养家庭很难体会孤儿在这次灾难中受到的心灵创伤,心理感受上的差异会给双方的交流带来阻碍,造成一定的隔阂,甚至引起双方的敌意、对立,使领养家庭和孩子都受到伤害。
第二是适应困难: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让孤儿在收养家庭中难以适应,加之亲生父母天生的血缘关系很难被替代,孩子的家庭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第三是易受伤害:一旦收养家庭出现不和睦或者婚姻破裂,孤儿经受的心灵伤害将更为严重,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对孩子未来人生极为有害。
谢教授主张集体性收养:同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们得到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从而更容易使孤儿们获得心理平衡,抚平心灵伤痕。如果要落实收养,可以让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优先收养孤儿,因为同样痛失家园的人们最能理解彼此,更容易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另外,如果有条件,个体家庭同时领养两名孤儿,也有利于创造出平等交流的环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不管在哪里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走出地震阴霾 对,家庭收养不是儿戏,我个人而言比较赞同谢教授的提议! 我看还是专业的机构抚养比较保险
贝因美就是这样,专门针对0-6岁的孩子制定了抚养计划
更加有针对性 新闻说还有很多新疆维族的妈妈说要收养四川孤儿,孩子真过去怕就没猪肉吃了
http://p5.images22.51img1.com/6000/diyu_2008/5d65e3ccc7f492c098c682db3e8bb012.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