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白豚馆喜添小江豚
【长江网讯】 武汉晨报(记者张翅实习生周顺芝李丽)昨日上午8时33分,在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饲养的母江豚滢滢顺利产下一头幼豚,再度创造了人工环境下淡水鲸类繁殖的新记录。滢滢是1996年12月从长江干流捕捞的,在白豚馆生活了近12年,这次生产是它的头胎。昨日上午7时20分,幼豚露出尾叶,8时33分完全出母体,整个生产过程用了1小时13分。幼豚产出后3分钟,母豚滢滢就开始带领幼豚游泳。经该馆兽医检查,幼豚体长72厘米,体重5.65公斤。目前,专家们正全力以赴,密切监视母子俩的状况,期待它们尽快度过产后危险期。
巧合的是,昨日也是第一头在该馆出生的江豚淘淘的3岁生日,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出生,是世界上首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淡水鲸类。至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豚馆的江豚共繁殖出了3头幼豚,其中,去年7月,第二头人工繁殖幼豚、淘淘的弟弟乐乐在1个多月大时不幸夭折。目前,馆内共有5只江豚,其中3只成豚(2雄1雌),2只幼豚。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及鄱阳湖中。近20余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已下降了一半多,目前仅存1800头。我国政府已针对长江江豚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半自然迁地保护区和在人工环境中开展繁殖保护。 天哪
还是看报纸才知道的
竟然没环保圈子的人告诉我,也没看到这些群上通知! 当日上午,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饲养的母江豚“滢滢”顺利产下一头幼豚。
经兽医检查,这头幼豚为雄性,体长72厘米,体重5.65公斤。 新华社发(王小强 摄)
7月5日上午8时33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饲养的母江豚“滢滢”顺利产下一头幼豚。
这是世界上第三头在人工条件下自然分娩的长江江豚。“滢滢”是1996年12月从长江干流捕捞的,在
白鳍豚馆生活了近12年,这次是它的初产。(荆楚网) 兴奋!既然你说没人告诉你这样的消息,你就直接选择由你告诉我们吧。很可爱的小家伙! 呵呵,看来,还是有很多朋友,很关注长江江豚的哦。 小的时候在我们那里的江里有的时候还看得到它们跳出江面 现在野外见到的动物种类少了好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