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闲人又来烦啦~)
每每到黄昏,就总想写些什么——以前是博客和空间,后来停了阵就很难再接着写了,于是又回归原始用纸涂,然后,现在,发现了济溪,就捉住这风水宝地不放啦!(就请济溪人多原谅了……)
本来想着叫别人看自己乱涂的寒酸 不如为大家敲一些“大家”的文字罢,但想想大家阅读之广一定在自己之上,叹口气,作罢罢。忽见桌上石头三两颗,于是大喜,决定改写石头,将今日这一帖,美名为:石头记。
自己于石头,是毫无研究的;接下来要说的石头,是自己在其上用颜料乱涂过的、然后再抹上薄薄一层清漆的石头。
也就是画着石头画的石头。方法是姐从三毛的书上学来的。三毛痛失七块石头后扑进岩石礁中痛哭的一幕,不时上心头。
每一个石头人,心中都会有那样的挚爱。不记得从初中几年级开始画的石头,技尚不高超,凹凸不平的画不成,于是跑了江边将满地圆石拣了又挑。好清楚地记得有次晚上七点多了,姐与我都好想捧了石头画,又苦于家中没了“库存”,于是瞒了家人城东跑到城西去拣。江边泊着大大小小的船,鬼魅的人影在那上边飘来飘去,借着江边人家投来的暗淡灯光,我们一次次弯腰凭着感觉拣,是顾不上“挑”的。那些蹲船头不明身份的人向我们喊来含糊不清的话,把我们唬得厉害。与姐挨着走,要退缩的话谁也不讲。
冬夜的黑暗似乎没有边际。直到我们又冲回到临街的小巷尽头,心仍是狂跳不己。那夜的昏暗好些年后的今天仍记得清楚——存在却不能清晰见的江面,晚风夹来的听起来好遥远的电视正播放的声音,近处人影,然后,然后是两个交给天地的小小个子。
而那一次,竟也是最后一次痛快捡石头的记忆了……
难道是我们将石头都捡光了罢?夏日涨水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去。再去,再去,再去时,总是失望而返,那个地方,只剩了底下菱菱角角拔不起来灰头灰面的大石块,那一地的园石宝宝,竟集体失踪了!
直到现在,仍是想不明白那些石头宝宝究竟去了哪儿。
失落了一阵。有天姐好兴奋说学校新建的喷泉小假山下,铺了好厚一层石头,从那往后,姐总是特意绕道行经其旁,贼眼斜看,相中了哪一颗再择个无人的时候来偷了去,提心吊胆,不亦乐乎……再后来呀,小城规划、规划、再规划,也规划出了几处颇有自然情趣的人工景致来,那儿当然是少不了石头来装扮的,好一阵子,我们全家就都养成上街总不忘分心寻石的习惯来……也从卖金鱼小贩处讨……
不单这寻石,对于清漆的透明程度的苦苦追求、以及没有艺术细胞的两个人于构图的苦心经营等等,都有话不完的话,不再说罢。
对于自己啰嗦的产物,完成后自己也是不看大的,别人不看,也就不能有半点委屈了。
只望抛出此砖,能引来大家各种美玉——都进行过哪些自然物再创造呢?
P.S.临睡再瞎掰两句。写着“夜莺”的石子,是根据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画的。当时整本《快乐王子》看下来,觉得记忆最深的要数它…结果现在想来,却只能模糊记起个大概。王尔德的童话就是这样,寂寂的,碎碎的,你在看的时候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你,你的精神一旦离开,又不去留什么痕迹折磨你…
突然又想起那个凄凄塑于高处的王子…
7月21日追记:想想呀,真是不该回忆什么都跟天塌下来似的,为曾经有过的时刻,真该心怀万万份的感谢才对呀!呵呵,今日发狂画了27颗石子,只差没吐血,在玉石上染出梅花点点来~
hen bu cuo a ,hehe 引用第1楼侯萱于2008-07-17 23:32发表的 :
hen bu cuo a ,hehe
我将鼠标放于第一个单词之上,温馨小框框提示为“母鸡…喜欢叨叨的中年妇女”;接下来的几个就,呵呵,“无结果”
英文不通,我只好再求救博大精深的汉语,这回通了~呵呵
谢谢你:-) 海螺用了有道词典吧
呵呵,其实就是汉语拼音 喜欢第一张那些石头。真好。 不知楼主“把照片放在后面”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这里不会让你再寂寞孤独的! 好喜欢~~ 好可爱的小石头,好可爱的小海螺~~ 也是些美好的回忆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