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关注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的经济需要一个全球化的道德体系。”“环境保护”国际项目高级律师兼负责人布鲁斯·里奇于12月2日在中国金融、环境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表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投资一个项目时,出资人和银行应该对其出资支持的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负责。”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进出口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并列为世界3个出口信用机构。“2010年中国将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额和投资的资金来源,甚至可能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一位金融专家预言。如何促进建立金融和银行业的环境和社会政策,使国内金融体制尽快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给一个项目资金支持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个项目不损害环境而且还要有利于环境。”世界银行北京办公室环境专家王佩坤说,“我们在做福州南台岛时就采取了比较的政策。”
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纳入金融银行业的首要目标,并成为国际金融和银行业的一大潮流。一方面,需要银行业及借贷企业自身的困境和突围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公民社会的积极努力和督促。
据了解,国际上也已有40多个资金雄厚、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的私立银行建立了银行业的“可持续性的”基准原则——《赤道原则》,而这一原则也受益于NGO倡导的《关于金融机构和可持续性的科勒维科什俄宣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