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施粥摊背后的故事!(转)
温州冬日凌晨的五点,天没有丝毫要亮的意思,感觉很冷,天气预报说今天温度最低是3℃。此时,正是我们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美梦的时候,而温州红日亭的老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在做着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已经坚持了四年,坚持了上千个日子的事情——给路人免费供应热粥小菜。粥是昨天晚上已经熬好的,用保温桶装着,再用棉被包了起来。一早要做的,是准备下粥的小菜。菜有十几种,有些需要现炒。热腾腾的粥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bbac804241cb479.jpg
黄奶奶在炒菜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1c0e2a3bc8d08f1.jpg
7点20分 菜准备好了(太早准备会凉的)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55e5eb96e642ace.jpg
厨房和供应的粥的亭子是有些距离的,建光开始快乐的忙碌了起来。建光一个孤儿,有些智障,家在温州郊县的农村,父亲早逝,母亲也是智障。建光从小流浪在外,受人欺负。红日亭的老人们收留了他,如今已有5个年头了,给他吃,给他住,给他零花钱,从小露宿街头,受尽欺辱,到如今的被人疼,被人爱,他怎能不开心,不幸福呢?
开心的建光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9a08b300edf1d01.jpg
7点30分 奶奶们也都忙碌开来,把粥和菜都准备好。粥是要帮忙盛的,碗都有消毒,并且有塑料袋套着,菜是自助的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b8f7f3a9c5e522a.jpg
队伍已经排起来了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f4d5738d5cbe6f8.jpg
7点50分 每天固定的时间是八点开始供应热粥小菜的,天气冷起来了,队伍排了很长,于是今天就提早供应了起来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c1b9b58d8f2fe48.jpg
一早就有热心的网友送来了钱物:来自温州远大化工的朋友送来了2千元钱和500斤大米,他告诉我们是他们公司的负责人在上海通过网络知道了红日亭的爱心老人们的善举,很受感动,特意委托同事前来捐助。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0b3370711d0c7b9.jpg
还有一位网友送来了1百元现金和一个大的桶(盛粥用),还有一些围裙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ca328fbc29dd5ba.jpg
每当有人捐钱捐物之后,张明森老人便会有毛笔写在红色的纸上,张贴在木扳上,之前的木板已经贴满了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3c83e4f48fb2c0b.jpg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6f892c58f12eb3d.jpg
红日亭的负责人之一的叶宝春老人。他已经82岁高龄了,每天坚持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帮助这些路人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bbs/attachment/Fid_15/15_65_09ce2e9bbf69bff.jpg
他告诉我一些红日亭的故事:十几年前,红日亭便在每年的夏季到来的时候,免费供应清凉解暑的伏茶(伏茶,由十三种中草药熬成)。当老人们看到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天缺衣少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老人们伤心难过了……于是就有了在春秋冬三季免费为路人供应热粥小菜的举动!他们的初衷,是想帮助那些外地到温州的打工者,找不到工作,希望他们不会挨饿;还有一些年纪大的、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79岁高龄的朱永麟老人、70多岁的张明森老人一合计,一拍即合。一开始,是几位老人在掏腰包,在自己的养老钱里省一点出来,慢慢的,过来吃粥的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有5、6百人来喝粥,费用也越来越大,每天的花费都在7、8百元,过来奉献爱心的人也越来越多。老人们的事业也“越做越大”:端午节给路人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到来送汤圆……每年的八个中国传统节日,他们都给路人带来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还给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大米和油,在节日给盲人学校的孩子们送礼物,在去年雪灾到来的时候,给滞留在车站送暖胃暖心的姜汤,一送,就是半个月……太多太多的感动,老人们只是慈祥的一笑,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只是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说的真好,他们做到的,我们自问做不到,正如叶宝春老人说的:"做一天的好事简单,难的是坚持做。”是啊,他们本该在家安享晚年,却为了这个社会,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不为名利,继续奔波,无怨无悔!采访的时候。老人们让我多宣传那些捐钱捐物的人们。他们说:是大家的支持,才让他们做下去…… 真棒!在越来越功利的社会里,我们需要这样的景象 暖暖的人情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