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wind 发表于 2008-12-15 23:29:51

鹰科之海雕属

呃,碰到海雕我就束手无策了。一直YY的鸟,可是直到如今也没看到一种……
今天我就来个集体yy吧。鉴于鸟库上没海雕的照片,我就百度了……

海雕
   (学名Haliaeetus)隼形目鹰科的1属。【它这边的隼形目是不同的分类,中国鸟书上是鹳形目】本属体形较大,体长760~1000毫米;跗前缘具盾状鳞,后缘具网状鳞或不规则盾状鳞;是爪的底面具沟。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共8种。中国境内已知有4种: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和白腹海雕。可能是最古老的一类鸟。其大小差异较大,所罗门群岛海雕(Haliaeetus sanfordi)平均体重1-2千克,而最大的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的体重则可以达到12千克。
习性:
  常栖息于水域附近。迁徙期间,在远离水域的草原或高山地区亦可见到它们的踪迹。食物主要是鱼类、各种鸟类、啮齿类动物,有时亦取食腐肉或少量海藻。繁殖期间,多在海岸峭壁顶端的凹处或高大乔木树干的顶端营巢。巢以枯枝堆积而成,厚而高成皿状。2~4月产卵,每窝产卵1~2枚。孵化期35~50天。主要由雌鸟孵卵。幼鸟留巢65~70天,有时长达105天。
种类——现存共有八种: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
  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
  吼海雕(Haliaeetus vocifer)
  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
  所罗门群岛海雕(Haliaeetus sanfordi)
  马达加斯加海雕(Haliaeetus vociferoides)
  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

freewind 发表于 2008-12-15 23:31:54

集体yy吧,因为见到机会实在不多,就不多开贴了~

虎头海雕 Steller\'s Sea-eagle
描述:体型硕大(100厘米)的黑色海雕雕。特征为黄色的嘴特大,翼上覆羽、腰、臀及楔尾均白。亚成鸟深灰褐色,尾近白,边缘灰色,翼上有浅色斑纹。似白尾海雕雕但黄色的嘴特大。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粗哑吠声kyow-kyow-kyow,争夺食物或停歇时发出强烈的kra, kra, kra, kra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和阿穆尔河三角洲。越冬在堪察加半岛、日本及朝鲜。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量稀少并仍在下降,主要原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渤海鱼类死亡。冬候鸟。在辽宁及河北曾有记录。
习性:冬季成群活动。主食从海面上抓起的鱼类。



[ 本帖最后由 freewind 于 2008-12-15 23:37 编辑 ]

freewind 发表于 2008-12-15 23:38:55

好多精彩图片传不上来啊,可惜……

白尾海雕 White-tailed Sea Eagle

描述:体大(85厘米)的褐色海雕雕。特征为头及胸浅褐,嘴黄而尾白。翼下近黑的飞羽与深栗色的翼下成对比。嘴大,尾短呈楔形。飞行似鹫。与玉带海雕雕的区别在尾全白。幼鸟胸具矛尖状羽但不成翎颌如玉带海雕雕。体羽褐色,不同年龄具不规则锈色或白色点斑。
虹膜-黄色;嘴及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响亮的吠声klee klee-klee-klee,似小狗或黑啄木鸟叫声。
分布范围:格陵兰、欧洲、亚洲北部、中国及日本至印度。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亚种为不常见季候鸟,见于华中及华东的多种栖息环境如河边、湖泊周围及沿海。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周围,可能在中国东北的其他地区还有繁殖。有越冬在贵州草海、南西北部及江西鄱阳湖的记录,近年来北京附近每年有少量越冬个体出现。
习性:显得懒散,蹲立不动达几个小时。飞行时振翅甚缓慢。高空翱翔时两翼弯曲略向上扬。



[ 本帖最后由 freewind 于 2008-12-15 23:44 编辑 ]

freewind 发表于 2008-12-15 23:46:18


玉带的图好少,而且传不上来,唉……
[
玉带海雕 Pallas\'s Sea-Eagle

描述:体大(80厘米)的深褐色海雕雕。头、颈及胸金皮黄,楔尾且尾下具白色宽带为其特征。亚成鸟棕褐色,飞行时黑色的次级飞羽翼下的浅色中覆羽并黑色楔型尾与浅色基部成对比。翼下初级飞羽基部浅色斑纹明显。耳覆羽及过眼线深褐。颈上矛状尖羽形成翎颌。
虹膜-黄色;嘴及蜡膜-灰色;脚-黄白或灰色。
叫声:响亮尖叫。繁殖期甚喧闹。
分布范围:伊拉克(冬季)至中亚、印度北部及缅甸。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留鸟及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部及中部、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黑龙江和西藏南部。迁徙经过中国中部、东北,南至江苏(Shaweishan Is)的多数地区。
习性:于内陆湖泊、沼泽、高原及贫瘠地区河流捕食鱼类。栖于树上或柱子上,然后冲下捕食近水面的鱼类。

[ 本帖最后由 freewind 于 2008-12-15 23:52 编辑 ]

freewind 发表于 2008-12-15 23:53:18

白腹海雕 White-bellied Sea Eagle

描述:体大(7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海雕雕。成鸟:头、颈及下体白色,两翼、背及尾灰色,初级飞羽黑色。亚成鸟:浅褐色取代成鸟的白色,深褐取代灰色。楔形尾成其特征。
虹膜-褐色;嘴及蜡膜-灰色;裸露跗蹠及脚-浅灰。
叫声:响亮如雁叫ah-ah-ah-ah。
分布范围: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中国南海沿海的不罕见留鸟。在东南部沿海、海南岛、西沙及南沙群岛均有记录。
习性:笔直立于水边树上或岩石上。在高空翱翔或滑翔甚优雅,飞时两翼成一角度,振翼缓慢有力。俯冲入水捕捉近水面的鱼类,场面壮观。



[ 本帖最后由 freewind 于 2008-12-15 23:55 编辑 ]

spcchenyue 发表于 2008-12-16 00:11:01

哇哦,不错,不错!

mars厦大绿野 发表于 2008-12-16 00:11:25

辛苦了,做得挺好的

mars厦大绿野 发表于 2008-12-16 00:12:54

图片哪找的啊?拍得实在太好了....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8-12-16 00:35:56

很漂亮。。。

mars厦大绿野 发表于 2008-12-16 10:06:21

二楼的飞行的照片应该是航拍的吧?太帅气了,感觉自己也在云端的感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鹰科之海雕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