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野人 发表于 2008-12-17 12:51:30

打破常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关键是功夫不到家。

spcchenyue 发表于 2008-12-18 00:58:19

我个人认为:1.一个组织需要慢慢的去形成它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一旦形成,我相信第一个问题就不会存在了。因为组织的很多理念、观点、甚至行为规范已经深入到加入这个组织的每一个人的思维意识里了。
            2.你们那个地区应该有绿色联盟这样的组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外交流平台。我们不要自己待在学校里,要自己跑出去,主动要求取得联系,主动去建立联系。
            3.至于受团委制约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同时,也能说明我们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或者很强大。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寻求并取得团委老师或者学校相关领导的支持呢?
            4.有没有想过会员为什么会流失?有没有调查过会员的流失问题?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辅之以相应的对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5.至于赞助,不但需要外联人员的口才,还要经验,良好个人素质等等。可以向那些外联工作做得好的社团或者学生会、学生团委请教学习。

冉松 发表于 2008-12-19 15:55:16

恩,很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啊!

苏源 发表于 2009-2-16 23:22:53

这些感觉解决起来需要很多时间的……慢慢来吧……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09-2-17 03:39:52

本帖最后由 被封印的左手 于 2009-2-17 09:55 编辑

记得这些问题和你泛泛的提过……的确,这些也是很多社团都有的通病。而且,客观环境不同,具体情况和可行的解决办法也不一样,各个帖子的连接就不在这里粘贴了。如果是真的有心,可以找到很多面对这些问题的例子。

1、社团出现传承断接的问题。文化传承不畅。
这个我觉得可以由现任管理层反思。什么叫传承?是换届的瞬间?是1个过程?还是整个1年?我认为是1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情、荣誉、归属感……从新学年新会员进入就要创造这种环境。你说你爱协会,付出很多,但是这些要让其他会员知道或者说感受到。刚进入协会,都是从陌生开始,经历1年的感染。要是1年没几次活动没几次相距没几次聊天甚至每1个或者2个星期的例会都是痛苦单调可有可无的形式,那又怎么能希望传承?

2、社团对外联系的发展。
这个个人经验不是很丰富。是指和其他环保社团还是指和学校其他社团的合作?或者是一些社会企事业单位?情况复杂,协会内讨论可能更好。但是,1点是肯定的,要有发展的话,就一定要有开始,哪怕没成果。

3、社团受团委制约的问题。
不多说,社会、学校、我们,我们最弱势。一群旋涡,1只蝌蚪生活其中,想办法利用旋涡就可以游的很爽,不会利用直接冲就会晕。活动中多为学校争面子……找指导老师消除学校顾虑……多想吧……

4、社团会员流失的问题。
似乎和问题1可以一起思考……

5、社团拉赞助的问题。
运气、实力都需要,这个确实没有统一或者模式化的办法。

denny0203 发表于 2009-2-17 09:02:40

恩…
通过找指导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社团当初就是用这个方法摆脱社联的…

绿联社 发表于 2009-4-21 14:00:22

唉!看来每个社团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啊!

落魄书生 发表于 2009-5-17 08:45:05

把社团打造成一个家,谁会离开自己家呢!

雪线后退 发表于 2010-4-12 09:59:07

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社团发展的几个问题寻找大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