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业威胁中国水资源
化学农业威胁中国水资源 绿色和平中国引自“中外对话”网站:http://www.chinadialogue.cn/article/show/single/ch/2716-Cleaning-up-Chinese-agriculture
2007年在中国东部的太湖发生的大规模蓝藻爆发使两百万人受到了"饮用水危机" 的影响。流入太湖的大量“营养”污染物(氮、磷等)造成了蓝藻严重爆发,使无锡人的水龙头中流出带着腥臭味的绿色的水。这些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来自于农业、工业以及生活废水。其中,大量施用在农田里的化学合成肥料是“主犯”之一。这次水危机让无锡人深刻体会到了太湖污染的后果。历年来,政府对太湖污染的治理已经投入了几百亿的资金,2008年,太湖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这一年,太湖蓝藻卷土重来,甚至比往年发生的更早。当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看到太湖的蓝藻时,我们感到很痛心,但是并不意外。
化学农业(以来大量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投入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藻类爆发事件不仅仅影响了太湖,也影响了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水系。例如:2008年6月,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内蒙古乌梁素海——发生了严重的黄藻爆发,根本原因是河套平原灌区农田中流失的大量化肥,通过排干渠系统不断汇入乌梁素海造成的污染;安徽巢湖也是备受化学农业污染困扰多年的一个重要湖泊。
相关政府部门已经设计和实施了多项政策以应对农业污染。比如:鼓励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另外,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化肥减量政策——测土配方施肥 ,项目实施三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亩次。
绿色和平在2008年3月至11月期间在太湖周边进行调查,以检验测土配方施肥在这一区域减少化肥用量、控制农业污染方面的进展。调查中,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在直接流入太湖的两条小河采集了25批次水样,并访问了当地农民,记录他们施用化肥的时间、种类和用量。水样被送往实验室,检验其中与化学农业相关的总氮、硝态氮、总磷等物质含量。
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当地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3年后,水污染依然严重。
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