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之外
“地球一小时”之外第一财经日报沈柬贝
对很多人来说,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很简单——28日晚8:30关灯一小时。
明晚,“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在亚太地区将传递到悉尼、首尔、上海、深圳、北京、佛山、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
而对于被“借调”到WWF做“地球一小时”项目管理的普华永道咨询经理何琴来讲,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内筹划上海的“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让她这一个月来无时不感觉压力。
“近几年的极端气候让很多人,包括我自身在内,都感觉到我们的地球正在不堪重负,节能环保不再是时尚话题,它需要迫不及待地被贯彻到底。”何琴非常认真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她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5000万到10亿
起源于澳大利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参与活动的个人、社区、企业以及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
2007年3月31日在悉尼举行的首次关灯行动就获得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支持。到去年,有35个国家近5000万民众参与了熄灯活动。WWF今年提出了10亿民众的目标,这几乎接近于六分之一的世界总人口。截至发稿时间,已有80多个国家,超过3000多个城市承诺参与到此项全球行动中来。
据去年在新西兰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冯梦菲回忆,那晚在回家路上,有80%的屋子都是漆黑的。当天全家人是借着月光在夜色中吃饭,其中有道炒花生米的菜,结果用筷子夹了半天都没夹上来,整个吃饭过程都很开心。饭后又是摸黑弹钢琴。“找钢琴音比较困难,基本上弹的也就是最简单的那种了。”冯梦菲开心地表示,虽然在这一小时的黑暗里大家都显得相当笨拙,但是没有人能抗拒这种特别的生活体验。
冯梦菲表示今年她还会继续参加这个行动,她计划去当地市区教堂,“据说那边有公开4小时的活动。”
在拥有三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也很火热。搜狐、网易、腾讯三大门户网站开出专题页面吸引网民进行如火如荼的讨论。更有40多家国内平面媒体自去年12月份起就陆续为“地球一小时”活动提供免费广告支持。
中国企业热情欠缺
对这项活动充满热情的不仅是个人。记者从活动方官网上的统计看,在华的支持企业和机构有150多家。不过,在上述的支持企业中,大部分是在华的外资企业。
中国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企业公民观念尚未树立。
据记者了解,活动方曾在本月初召集过60多家企业商谈“地球一小时”活动,有一半企业当即就签订了承诺书,而对承诺书中关于资金支持的要求,则普遍“不感兴趣”。
事实上,与四处寻求资助的多数环保组织不一样,紧抓市场产业链条的WWF并不缺钱。汇丰银行就是WWF最大出资方。除此,不少国际性大企业往往也会主动提供数额不菲的资助。
活动方负责跟企业联系的郭锦连向记者表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关灯,这项环保举动是节能的,从企业的运营上看还可以将成本从某种程度上做到降低,而且一毛钱都不用花,企业参与的热情不低,“至于出钱,感兴趣的企业并不是很多,可能跟眼下经济衰退也有关系。”
环保金融“战场”
这次“地球一小时”活动,有不少金融企业积极参与。花旗、汇丰、渣打、瑞银等外资行以及广发、深发展在支持企业名单之列。
渣打银行在一份有关“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方案中称,保护环境是该行建立可持续发展业务整体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哥本哈根签署全球约定前渣打银行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支持,展现了我们在对抗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长期承诺。”
银行对环保的承诺,主要体现在“绿色信贷”上,即银行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贷款行为,而支持环保企业的融资需求。
而面对不绝于耳的裁员声,锐减的企业营收,人们不禁还担忧各项环境原则的落地。
渣打银行公司事务部陈思向记者表示,渣打在借贷和投资决策中,一直将各种环境风险考虑其中。
据记者了解,此前,渣打银行曾在“克林顿全球倡议大会”上承诺于2007年至2012年间,引领总值80亿至10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科技项目融资。渣打银行内部的一份文件显示,该行目前已为此类项目提供了37亿美元的资助,成功消除每年约310万吨的碳排放。
陈思透露,下月,渣打将针对11个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两大敏感议题,对外公布13 条立场声明。“这些主要应用于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声明将会列出当有客户向银行贷款时银行需要遵照的社会和环境准则。”
而斥资1亿美元与各大环保组织协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汇丰集团,也制定了一系列涵盖环境敏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信贷政策,列明了不准备提供贷款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这些政策是根据包括‘赤道原则’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最高标准制定的。此外,汇丰中国还制定了环境贷款一览表,以协助我们的贷款人员更全面地评估贷款提案的环境风险,特别是‘双高’行业。”汇丰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部门经理马克·泰拉科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有许多企业并没有给予WWF直接的资金支持,但是不管是‘地球一小时’还是其他的环保行为,如果这些大的金融机构减少对不合乎标准的项目贷款,他们对环保起到的推动作用,将比他们实际给予WWF的资金支持所带来的影响还要巨大。”何琴指出 呵呵,这个新闻是新鲜出炉的啊!从工商业参与的角度入手! 写的很好哈... 写的很赞! 唉,差距摆在这里了,经验就是财富,果不其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