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 发表于 2009-4-25 01:31:38

一位新人对济溪论坛的看法

其实我不是一个严格的新人,在大一时(去年十月份左右)曾关注过济溪论坛一段时间,特觉得济溪办的确实很不错,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没能继续关注,直到最近才又有机会来关注济溪。然而现在的济溪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还记得当时论坛里多得是社团文化,社团机制问题讨论与经验分享的帖子,还有关于某些环保做法是否真正环保的有趣讨论。总之,当时的一些帖子真的教会很多人很多东西,现在特别怀念啊。
      再看看如今的论坛,充斥着某某社团开展了什么活动,取得了什么什么成绩之类的帖子。当然,这说明济溪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了,济溪也确实是各个社团对外宣传与交流的好平台。然而,这些形式一致的帖子让人觉得各个社团是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攀比(不针对帖子里所说的活动)。试想想,作为一个外人,看到的竟是些和自己不相干的活动,回帖时除了一些“活动搞得不错啊”之类的套话还能有什么呢?到最后对这些帖子都麻木,继而对论坛麻木,觉得没什么必要逛论坛。个人觉得对论坛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PS:以上是看到陌上的辞呈帖后的一些个人感想。太晚了,脑子混乱,码字也费力,各位见谅。

鬼见愁 发表于 2009-4-25 10:17:51

“活动搞的不错啊”这类的客套话确实有,但是,人家来分享了,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思考人家协会取得成绩的方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从而让这些祝贺成了所谓的客套,但是每次“客套”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是发自真心的,这位同学可能是时间太晚了,脑子确实有些混乱了,所以才有这样的疑问,恩,看到你帖子中提到的那些成绩,首先应该祝贺人家,这是礼貌,同时也是一种好的心态,接着谦虚的看看家人怎么获得这些成绩的,为什么获得这些成绩,我们怎么没有获得这些成绩,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也能得到那些成绩……
同时,关于“攀比”,我认为这是好的,这就相当于种群中常提到的“种内竞争”,有了这种竞争才能让种群得到发展,具有竞争力,才能在自然中生存下来,当然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生活中,一个行业也是如此,搞独家垄断肯定不能长远发展,而相互“攀比”就成了一种压力,继而让压力变成动力,推动整个校园环保社团的发展。
至于麻木,可能从蜜月期进入平淡期了吧,没关系的

阿信 发表于 2009-4-25 11:16:29

呵呵 也许真是脑子混乱的缘故,昨晚想讲的没有讲的太清楚。
其实我想说的是论坛的内容应该更“丰富\"些, 论坛那么多的版块,似乎很多已经堆在角落,灰尘像雪一般冰冻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活动,无论规模是小是大,无论结果成功或失败,对于参与人员都是一件极其劳神费心伤体的事。做出一些拿来与我们大家分享,作为同道中人,我们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祝贺。环保事业很艰辛,路途很遥远,不知道能一直走下去的有几个。在这漫漫的长路上,背景是灰暗的,然而还是有星星光点的,那便是大家分享的一些活动,活动里大家的热心大家的欢声笑语大家夕阳下疲惫的身影。可是我们也知道,这些都只是一条线上的点,要走完这条路,还是需要经验,创新,精神文化的传承。
撇开项目和主题活动,我不知道大家的常规活动是如何走下来的。常规活动也就是鸟类,植物,昆虫等的认知和统计,还有环教和各具特色的讲坛。拿我们协会的组植物组来说,每年纳新后分组,植物组的人都是最多的,有八九十接近一百。到第二学期时,能坚持下来的也就只有二三十来人。每次都有种愧疚感,会员报了那个组说明对那方面是有兴趣的,结果是我们的活动把他们的兴趣给磨毁了。
似乎说着说着又跑题了。好了,我对济溪论坛的一点小小愿望:百花争艳。(这里的花是各个版块)
2# 鬼见愁

陌上初薰 发表于 2009-4-25 12:27:15

信~
百花争艳靠的是花朵儿自己也有一份竞争的心,愿意把最美好的一面不保留的绽放啊~
论坛不过是哪个花园而已。我们可以尽力地创造一个好环境的花园,但也要花自己的努力,花美好的才显得园子充满了魅力和诱惑。
论坛的内容,其实都来自大家。对论坛的期待,要从期待自己开始。济溪的口号从“沟通改变世界”换成“分享改变世界”,就是要去强调那个“分享”的动作、手段(虽然我觉得沟通才是最终目的,因为有时候分享是沟而不通)。
很多人来发布协会的活动情况,用左手的话就是\"炫耀”,这词在他的口中不是贬义词。只是这个宣传其实也讲究一个方法。弄个通稿消息之类的东西放在这里,说实话,没人想看。反而用活动中的精华来吸引这里的人,才是最有效的说服方式。同时,在赞同和砖头当中获得成长。人不挨砖长不大的。
其实济溪很多老坟墓也是值得去挖掘一下的,总是觉得那个时候的人比现在要沉稳很多,思想深度让人佩服。觉得有点后浪赶不上前浪的感觉。是不是现在都忙着去追逐一些本来就虚无的东西,而忘记了本源。
陌上写那些东西,重点不在辞职或者过去,重点在于,我想空出一个平台来,激励一些需要激励的新人。因为太多人,都习惯了说“你们的”,而忘记了自己就在里面,其实是“我们的”。
没有了这种拥有感,便什么都被动了~便只剩下感叹了

kefodshen 发表于 2009-4-25 12:40:57

web2.0是个互动和分享的时代,以SNS、维基为标志
但到了这里,随着主动性的匮乏,倒退了

holywood 发表于 2009-4-25 13:45:11

我认为是引导乏力,诊所和大讲堂动不起来,
每个人都是资源的获取者,却很少有人愿意做资源的提供者,这是一个永远的矛盾悖论。

honglake 发表于 2009-4-25 14:14:56

每个人都期待分享 但是却很少有人出来分享 web2.0的时代是需要大家都努力的去贡献的,正如我们目前遇到困难,Google下就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璇玑 发表于 2009-4-25 15:05:42

当大多数人都去索取,而不懂得付出的时候,事情是悲哀的,想起一个故事大意说的是一个途径大山的道路中有一个房子,里面有水\\米\\面,经过此山的人会在这里歇息和吃饭,当他们第二次来的是会带来米和水放到这个屋子,供其他过路的人使用.依次.

论坛最基本的素质是:人人分享 分享人人

长安野人 发表于 2009-4-25 15:09:06

相关网络品牌活动、项目,我们也可以招标的形式来招募志愿者负责,逐步建立志愿者考核机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给予相关的资源和机会。

秦岭·阳阳 发表于 2009-9-5 15:23:36

此贴好~

我是不是又在水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新人对济溪论坛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