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湿地,再一年南湖!
今天周末,带着两个小朋友——蓝苗和QY,骑车上路了。同时出发的,还有海珊带领的另一小分队。想着去年前期踩点绕行时,就我和俏丫2人,今年6个了,欣慰啊!不罗嗦了,出发吧!今天,我们小分队的目的地是南湖边上最有名的小区——武汉市洪山区绿色小区之一(洪山区只有两个社区有“绿色社区”称号)——丽岛花园。路线很简单:民大—华农—珞狮北路—丽岛花园。
从民大到华农,不过15分钟自行车车程,不料我们走了近两个小时。湖岸的垃圾、成片的死鱼、三五成群的渔友、湿地公园的景色、对岸的住宅区,都是花费相机内存的宝贵资料。因为去年踩点时我也曾两次来到所谓的南湖湿地公园,看到今非昔比的公园样貌,不禁和小朋友唠叨了几句,蓝苗兴致也高了,主动和湖边的渔友们攀谈起来。从这些渔友口中我们得知,他们钓鱼的目的有三:娱乐消遣、自家食用、贩卖营生。但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一致的行为是只要小鱼,不要大鱼,因为大鱼有难闻的油味!这与我们去年了解的相差无几。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渔友都反映这两年的水质有了较大改善,水也没以前那么臭那么黑了,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离开湿地公园,继续前行。
珞狮路很长,从南到北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社区,其中临湖的也有近十个,想要都进去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也不能一直沿湖行走了。
刚一拐弯,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这居然有个垃圾填埋场!去年有吗?没有吧!什么时候建的?阵阵恶臭让我们难以久待,拍了两张相片,迅速离开。与垃圾填埋场一墙之隔的是一块农田,农田前有半亩方塘,小水塘的那一边是一幢幢在建的高层住宅。原来,贫富差距就是如此的鲜明……记得去年,也是在这个小水塘的另一边,我和俏丫拍了张相片,相片中有一块牌,牌子上写着:保护湖泊,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落款,武汉市水务局。立牌固好,讽刺的是,锈迹斑斑的牌子旁杂草丛生,原来的湖泊也早已变为小水塘。一辆辆高级轿车从一个个高级住宅小区里进进出出,又有多少人留意过这块小水塘?
过了个路口,又看到一小块池塘。不一样的是,池塘的面积比前一块大些,远处的楼房也比前一幢高些。再过一年,再到这里,这块池塘已经不复存在了吧?蓝苗说,以后这块水塘会成为这个小区的一道风景线吧?QY摇头,一年后这块水塘上应该会出现好几幢高楼吧?呵呵!让我们不再年轻的心再天真一回吧!
继续前行,来到个十字路口,面对两难的选择,却猛然发现四个字:南湖渔场!原来这就是传说已久的南湖渔场,既然到了,不进去就太可惜了。不过,听海珊说,这里只是一个荒了的渔场,无人管理,所以我们也没抱啥希望。但往往事情就是这样让你意想不到!
在渔场门口,我们遇到了一位叔叔,他是渔场里的养殖人员。从今年四月南湖大面积翻塘事件聊起,叔叔的话匣也一下打开了。原来,50年前南湖的面积有一万多亩,经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开发,南湖周边建起了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楼房,如今的南湖只剩下450多亩了……我们学校面对的是小南湖,属洪山区关山办管辖,南湖渔场管理的是大南湖,大南湖与小南湖之间有一道闸门,用于调节两边的蓄水量。因为风向种种原因,小南湖的水质较差。不过,出乎我们意料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叔叔说,南湖其实还有一部分,就是与我们所在位置一路之隔的那一头,那边原来的水域也很宽,和小南湖差不多,现在没了,就剩下个小水塘了……当我们听到“南湖和长江是连通的”,我们都惊呆了!根据我们所了解的资料显示,南湖很早以前就和长江阻隔了。但是叔叔却告诉我们,在南湖渔场的进口处有个闸门,那里是南湖的排水口,水从那里出去后到达巡司河,再由巡司河进入长江。
关于南湖里的鱼种,水质,南湖周边的社区等等,叔叔都一一做了介绍。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渔场的老板来了,叔叔脸色一沉,转身走了。我们在门口徘徊着不肯离去,最后,叔叔给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也就安心的走了。
达到丽岛花园时,由于时间太晚的关系,物业没有让我们通行。于是,我们决定择日再来。
回去的路上,三人讨论着今天的成果,既高兴又感伤,不过,我们会加油的!为了南湖,为了湿地,我们会一直努力!加油吧,湿地使者们! 南湖,相伴了四年的南湖,承载了无数记忆的南湖…… 嗯,踩点不能光用“踩”的。
看了bunny和老金的踩点日记,稍微有点感触。我不知道大家做活动踩点是不是都是这么踩点的,但是我觉得大家踩点还是要提高效率。
这里说的提高效率不是说花更少的时间,而是说要更有收获。起码从bunny和老金的日记看来,踩点的收获还是几个踩点人对活动地的感性认识。而如果让踩点能对活动有更多帮助,一定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换言之,要把零星随机的踩点变成有计划的初期调研,而且要明确调研的预期产出。
比如如果安排南湖的踩点,既然去年已经制作了绿地图,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丰富并细化绿地图的信息。尽量通过数次面上调研掌握沿湖岸线的周边情况。比如南湖周边有多少社区,每个社区居民几何?有多少工矿企业,规模如何?学校事业单位几多?这些单位对南湖德关系如何?另外南湖相关的管理部门是哪些……(利益相关方)
把这些信息补充到绿地图上,就得到了一份南湖周边详细的社会信息调查报告。当然同样的也可以做一份南湖自然信息的报告。只要调研方法科学合理,那么这份报告就是一各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产出,对于任何希望开展南湖保护的组织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材料。如果社团计划长期投入南湖保护,这样的调研结果比各届队员将踩点体会口口相传要有意义得多。之后可以不断细化这份信息报告。
这样再通过对周边社会信息的比较,可以选出最优先的活动对象(比如某个社区),然后可以对这个社区做更详细的调查。 以前待在学校还没有感觉,现在每次回学校,到了壕沟那里,湖里面就是臭味,我都会把车窗关上。湖泊治理的工作很艰巨,应该如何做? 最近浮尸遍野~
痛心疾首呢~ 额,你们还好,可以问别人,我都基本没人可以问,,,只能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回来后问了一个和胡老一起对沉湖比较有研究的学长,发现还是有很多我没有看到的问题,呵呵~~~看来有人问真是好啊~~~ 做576的时候,有个地方好像在填南湖。。可以发掘下。。。 加油!南湖会因你们而改变的~~~ 呵呵~谢谢皓哥指点!
也谢谢大家支持!
我们会加油的!
金总,你们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这是我们相对欠缺的~ 9# bunny0921
怎么帮你嘞?借你们用下???
不过我们老师很忙的,我找他一次很不容易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