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探讨和学习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社团的人反思
其实是对立统一的问题,社团是因为环保活动而存在,同样活动活动因为社团而存在,问题就在于你怎么看待,如果你因为一堆的容易,或者说名利,那么社团只能走向环保秀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大量的调查,说当地老百姓不环保,你深入挖掘过吗?在当地老百姓行为的后面,是什么一个利益集团在运作,谁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受益最多,是当地的老百姓吗?你详细了解过这些吗?所以当你每次下结论的说老百姓不环保的话!那你要重点考虑你深思了没有,或者深入调查背后的利益链条了没有?
留个脚印。
这篇文章应该是05年左右写的,里面提到的自然之友的“蒲公英”环保小额资助项目是那时候启动的。
不过,里面提到的很多问题,现在的社团依然会遇到。
说些我个人的看法。大二时也在做组织和做环保难以选择,大三时担任负责人就努力在两者中寻求一种平衡。大学环保活动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以校园内的为例,比如学校食堂一次性用品(塑料袋、筷子)的限制、挂植物牌子标志、自然生态电影的播放等。多加留意,会发现这些活动近似于服务性的。以前协会内部也在讨论协会是否可以成为类似学生会性质的服务性社团,为学生服务。现在,协会的常开展的校园活动都或多或少带有服务性质的,像自然生态电影的多次播放、绿色盆栽、爱鸟周校园宣传等。
校外的活动,比较倾向于做些小学环教、社区环教、环境维权的宣传等,上述提到的调查环境污染和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更注重实实在在的,注重大学生角度的思考,注重本土化和长期化,不大肆宣传,不官方化。
至于上述提到社团的困境,比如换届、骨干流失等,得依靠于社团的凝聚力和人才储备。大一骨干在进入社团后可以通过参加项目组或组织小活动得到很好的锻炼。另外,社团的发展壮大依靠于成员乃至老人的奉献。
社团我也觉得可以成为,服务性的机构,本身也就是服务性的机构,一种提供环保服务的机构!
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啊!!!
我一直都没想通,为什么社团和环保之间就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呢。
看来最近大家都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事了
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谁也不敢让协会在自己的手上砸掉!”可以用这 ...
fdywh 发表于 2009-5-31 14:36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恩恩 是啊 学习ing...
写得太好了!对我们这些现在身陷困惑中的后辈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谢谢前辈!
其实我们大学生只能努力做到让每个大学生都改变一点点~~!
其实说大学生 思想先进,我不反对。大学生懂得很多道理,我也不反对,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社团的人来说,当然,也包括我,对环保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一大局限性。你不清楚那是什么,然后去做,别人说你是环保秀也没什么过错。
其次是,扪心自问,“留在社团的,几人真正为了环保?”其实我很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原因,不说,嘿嘿,都懂。
再说,一个活动的策划者是大二,乃至大三的(有的社团锻炼大一的,也参与策划),但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大一的。好了,大一的,对于这方面了解得够深?活动做着做着,貌似就偏离环保远了。但是,真的没有效果吗?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参与这个活动了,起码他会知道有这个东西了,老大够好,会引导,让他逐渐去接触了。然后,该有的以后不是都有了吗?育人。
没错,我们在育人,大一的成长,我们何尝不是在成长。
在说活动,我的老大甚至是一群老不死的(嘿嘿,见怪莫怪)常说的——反馈。是的,活动做完了,OK了,总结写了,没事了。也就是 楼主所说的,不知道到底影响如何。然后,我觉得我们做的不够的是,数据统计,一个社团,有多少数据库,不管是什么方面的。
我们的处境,不乐观。怎么去改善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嘿嘿。。。。。希望得到好的方法。
胡言乱语这么久,如有不赞同的,呵呵,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