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紫阳
听了一夜的雨。怕是今年早早的“入梅”(进入梅雨季节叫做“入梅”,结束就叫作“出梅”。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6月中旬进入梅雨地区,7月中旬结束)了。但夏季的雨,不像秋雨那样打落枝头芳华的悲戚,亦没有春雨润物的慈悲,更不用说冬雨的孤寂清冷了,夏雨一直很热闹。夏雨的热闹,是因为自然界的生机,毕竟热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喜欢看下了雨之后的植物们,格外的水灵,也格外的生机盎然。甚至觉得拍的微距如果没有水或者没有动物,植物就没有生机。看《还珠》的时候,对“夏雨荷”这个名字念念不忘。我喜欢把雨字故意念成第四声,名词做动词用,但不是理解为天上下荷花的意思,而是去想像那个动态的下雨的荷塘。仿佛可以听见荷叶上略略沉闷的声响,看见荷花在雨中轻轻颤动,被洗的越发的纯美的模样。
有一种花就生活在多雨的季节,白居易初见此花的时候为之惊异,大笔一挥作诗歌咏。诗曰:“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题注: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原本是遣唐使遗落在招贤寺的一颗种子发芽,长成之后惊异了一个寺院的人,却无人识得。白居易为之命名为“紫阳花”。这花名传回日本,倒也被沿用了。更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绣球花”这个名字,足够形象,一大簇的小花攒在一起像个绣球。
紫阳花还有“千面女郎”、“多变妖姬”的昵称,这是源于她的“善变”。花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这一个月中花的颜色却会发生很多变化。初期是淡淡的绿,隐藏在大大的叶子中,娇羞着慢慢的向乳黄色转变。不知何时又变成了粉白、粉蓝、粉红,都是少女喜欢的粉色。直至成熟的蓝色或紫红。却又不是同时变一色,杂色的厉害。雨帘中,能不倾慕吗?
听说这变色是泥土的功劳,酸碱度的问题。也流传了这么一个窍门:在花盆中埋入几颗生锈的铁钉,绣球花即会明显地变为蓝色了。 不曾试过。
由于她的善变在日本却没很好的名声,甚至背上了“背叛”的花语。但在欧洲,却是“希望”的意思。其实每一朵盛开的花,都是一种美。何需强行去加注那么多。我只想打把伞,在我的梅雨季节,静静的看着而已。 明天就去医学院埋铁钉~ http://music.ok123.cn/wma444/A/20081130130212/1311992.wma?tflag=1244006991&pin=7333b325cb5a54b29780c42f7c59465e&ip=222.247.250.210
北方的孩子,还是不习惯江南的梅雨。生在南方的孩子,在梅雨时节,也难免会心情发霉吧。
紫阳花,是为了在青黄不接的黯淡梅雨季,给世界带来灿烂和神奇,才会努力地不断变换颜色吧。那么娇嫩美好的花瓣,也是需要细心呵护,才能更好地盛开呢。不过就像我们学校的那片紫阳花,平时也没什么人去欣赏,可还是自顾自很精神地长着,散步的时候总会去问候一下~
今天天晴了~ 音乐听不到 好像是根据PH值得变化而变颜色的 第一次知道可以变色的啊 看找到几张以前拍过的绣球,看看是不是。 确实颜色有很多种啊 最后一张好像不是~不知道哎 最后一张确实不是绣球,具体还不清楚~绣球和夹竹桃一样是有些毒性的~所以美丽的花朵不一定安全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