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 发表于 2009-7-7 22:13:04

大胆预测中国环保NGO未来

本帖最后由 小包子 于 2009-7-7 22:50 编辑

最近和一些纯商业、但是对环保有点儿小关注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对中国现在的环保NGO还是多少有一点儿小小的意见。虽然说困难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哪个行业没有它的困难呢?

   惊奇的发现,这些人对“阿拉善SEE生态环保协会”都有相当高的认同感,而且能够清楚的说出阿拉善背后的巨头到底有哪些,知道阿拉善的能力和大致的实力。不仅是他们,还有很多的人看中国的环保NGO,唯一一个认同一些的就是阿拉善了,09年6月刊的名牌杂志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世界环境日做了一期特别期刊“蓝色 星球”。其中列举了一些NGO,其中介绍了在中国活跃的四个环保组织,阿拉善、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野生救援,除了阿拉善之外,其它三个组织都是很简单的搞了一个相当于组织介绍似的东西。而阿拉善,名牌杂志几乎采访了阿拉善的所有关键人物,不论是从版面还是从内容上来讲都是很值得看看的。不过这本杂志需要28块钱,所以建议大家到网上看看,至于关于写阿拉善的这篇文章叫做“我们都是阿拉善人”,网易上好像有报道的。

   阿拉善很成功的将一些商业的管理模式运用在环保活动中,加上强大的资金支持,良好的绩效考核。必将在未来的两三年中,带着中国的一批NGO成长。在给出项目资助的同时,像培养企业未来的职业经理人似的,在培养着中国的环境领袖。

   很欣喜,像阿拉善这样的NGO出现了。但是中国的环保NGO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成熟的NGO出来供大家模仿。商业不是一个坏事情,相反我们应该很好的去面对它。毕竟我付了钱,我得到的是服务。客户付了钱给你,你从这笔钱里面赚到了不少,但是客户也同样高高兴兴的得到了他想要的服务,大家是双盈的。虽然说你付了钱可能会买到一些质量稍微差一些的东西,但是这是你自己做出的消费选择,大不了我下次不买就是了。现在我们很多的环保项目,或者叫做环保产品,给客户的就是一些不好的产品,所有客户在流失,或者他不得不买你的产品,但是一旦有机会买到其它产品他是会跑的。O(∩_∩)O哈哈~

   商业、技术、政策。是三个很笼统的词,但是也代表三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解决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三者,因为任何一个环境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靠这三者之间的任何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像阿拉善我们能够将其称之为具有商业特色的环保NGO的代表,那我们的技术环保NGO呢?政策环保NGO呢?

   学习从模仿开始,但是中国的本土环保NGO中缺少可以供给大家模仿的对象,像自然之友的文化气息就是被很多NGO模仿了的。现在有了商业的阿拉善,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出现以技术为主打的NGO,还有以政策为主打的NGO。一方面大家可以知道什么叫做,一方面有可以模仿的对象,最重要的是土生土长的这些NGO能够在其所擅长的方向上给环保NGO提供帮助,相当于一个智囊团或者是一个咨询机构似的。


后记: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越写越乱,理不清这个思路,但是觉得还是应该大胆的畅想和期待一下,虽然有点儿天马行空,虽然还可能有点儿不切实际。还有不是说只有“商业、技术、政策”三个方面,只是觉得这三个方面比较重要,而且是现阶段比较缺乏的,往这三个方向发展是现阶段环保NGO的角色和定位的一个提升。像很多很基础的环保工作,我们现阶段的环保NGO还是做得有声有色,出了很多成绩的了。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7-7 23:31:17

“现在有了商业的阿拉善,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出现以技术为主打的NGO,还有以政策为主打的NGO。”

思考下。。

holywood 发表于 2009-7-8 01:59:03

初步思路有了,再整理整理,思考思考,写篇经典的!!

鬼谷云游子 发表于 2009-7-8 23:21:58

对阿拉善不是特别了解的    以后会多关注的   支持NGO

伊枫 发表于 2009-7-9 08:09:04

大部分的草根还在为生存奋斗

长安野人 发表于 2009-10-15 19:49:39

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民间环境组织发展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未来伟大的绿色人物在哪里?
在这里!
我们每一个绿色新星们!

从现在做起,二十年后,这里的江山将是你的!
你就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奋斗吧!
未来的绿色领袖们!
从现在做起,相信我们都能够作出一番成绩来的。

雨吻花 发表于 2009-10-26 20:54:59

重新整理一下,佳作啊

zbzxjtu 发表于 2010-3-6 23:36:51

其实现在中国各地的NGO组织挺多的,而在我们大力宣传环保理念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也希望参与绿色环保中来。只是这些力量太分散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大的环保组织就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整合了这些资源,并予以利用。所以我们需要的就是通过一个渠道或者借助这些大的,知名的环保组织去整合这些力量,利用这些力量。毕竟实践教育我们的是:人多力量大。

八桂野人 发表于 2010-5-2 02:30:38

我知道阿拉善做了个“荒莫生态摄影大赛”。奖金很高 。

漂泊,遗忘 发表于 2010-5-11 20:34:42

NGO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概念。真正运营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很多的模式可以参考。没有类似公司制度一样的“给钱劳动文化”。一种奉献需要中国NGO有更多的资金,而中国的NGO资金主要来自国外,那么谁有给国内的NGO捐过一块钱的吗?很多都没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胆预测中国环保NGO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