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 发表于 2010-5-16 22:53:24

回复 1# 风子


    绿色营的转型,其实在当初唐锡阳夫妇创办绿色营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伏笔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我们与自然共舞,在心灵因城市的喧嚣而浑浊的时候。我们去亲近自然,与自然谈恋爱!试想有谁会去伤害自己的恋人。大自然就是我们共同的恋人,我们爱她呵护她,我们愿意为她付出。绿色营的转型未必就不是件好事!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能坚持的就是那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心!

老蒋 发表于 2010-5-25 20:23:36

还在思考中。。。。。。。。

617697721 发表于 2010-5-26 10:07:31

大学生我们的能量很小,知道的东西也少,你凭什么带动别人去做?调研,结果有了,可是不被重视,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大学生,能知道什么!那么首先是自己的充实,绿色营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向群众学习,向营员学习交流,甚至,向自然学习!我们现在改变不了什么,但十年二十年呢?一定要现在我们做出什么吗?还不如现在自我提高!还记得我们的老人说过,绿色营,有人参加,有精神在,这就够了!

小葱 发表于 2010-5-28 16:33:36

不管形式是怎样的,只要在中间有所收获就是好的。。重要的是自我的提升。

刘洋 发表于 2010-5-28 16:53:11

唐锡阳老师说过,去绿色营是为了学习,做什么也是为了学什么~~既然是学习,就没必要仅限于入户调查,不是吗?当然,调查也是一种手段,是必要的~~但是若调查主题太多,也不大好,过了度就不好了~~

f.小黑 发表于 2010-5-28 18:54:11

是该在探索中有所突破了...
营员是受益者..可不可以也是拯救者?

江师大-小溪 发表于 2010-6-15 09:05:22

我也还在思考中,因为总觉得我们这些环保路上的小孩,还是很感性......
不可否认,我也对绿色营的转型存在深深的担忧。
但是自然体验是培养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只有真正意义上地被大自然感动了,这颗埋下的自然之子的种子才有可能长大、开花、结果。作为自然体验部的一员,无疑,我喜欢自然体验。
每个人做好一点点,世界就会发生改变。
我们影响的范围是很小,但假使每个人都影响到这样小的一个范围,又是怎样??
的确,不像是唐锡阳老师带的那样大的影响力了,但是各地的地方营,个人看来,真的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苹果绿 发表于 2010-6-15 20:07:20

依己之小见:绿色营转型需要时间,有什么事情不需要探索就一下成功的?!各地都在探索,有尝试才有进步,这个探索、尝试的过程很重要。要做绿色营,当然就用心、好好去做,各地安排什么都有他的意义,自然体验我们不专业,调查我们起不了什么作用,但不能做什么并不能成为什么都不做的理由。用心筹备绿色营,营期引导营员用心努力、体悟、学习,那这样的绿色营应该是成功的。

影子(昆虫) 发表于 2010-6-20 09:11:53

绿色营的目的不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环保的行动中来吗?为了拉更多的盟友来保卫我们仅有的家,这片自然。我们是大学生,我们很多时候说的话或许没有多少人去重视,但就这样不去做所谓的调研,有时候换个角度讲,现在或许我们的结果不让重视,可是我们可以在这些调研中让营员们有这种危机或者深刻的环保意识,毕竟在调研中得到的信息都是收获,现在是大学生,以后呢?谁说不能出现一个有说话权的人呢?那么如果他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于自然体验,虽然我们不专业,前面也说了,自然体验没有个三五年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成果,但是在这或许有些拙劣的自然体验中让营员能去触摸到这么自然的感觉就是很好的结局,让更多人去体会然后汇集就是很好的发展了,而且在这份感觉中去爱护、去热爱自然。绿色营的转型我个人认为无论形势怎么着,最终我们绿色营的宗旨不移就好,毕竟时代在变迁。以上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望谅解。

蓝色海岸线 发表于 2010-6-20 10:06:31

“承认营员是受益者,而非拯救者”
一直以来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是旅游吗?
我们想了很多,其实没有调研的环保实践营=旅游吗?我们修改了很多,可是依然面临这个问题,亲近、交融、培养与大海的感情,还是去宣传、调研、奔走于各个单位更重要?从青岛经验来看,前者更重要,我们很欣赏和羡慕厦门蓝岸一直以来的工作。大学生是未来,他们有一天会成为政府办公室里的那些人,有一天会成为那些海岛的开发者,有一天会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去劝说的那些群体。他们不仅仅是受益者,他们是未来的拯救者。今天,我们花费巨大的资源去进行着收效甚微的宣传和调查,却忽略了身边明天的缔造者。大学生应该去体验,去爱、去亲近!调研没有错,体验很重要。

个人观点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营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