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十一绿色营远赴科尔沁
2009年十一绿色营远赴科尔沁一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1日—10月6日(10月2日—10月7日)
二活动地点:
吉林省通榆县科尔沁(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
三活动目的:
1.感受草原沙化的严峻形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感受万平老师治沙的心路历程和治沙的艰辛
3.感受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示范区的治沙成果
4.参观科尔沁通榆风力发电站
四队长:
泡泡 13401106659 010-82022047
五活动路线:
北京—开通(通榆)—通发牧场新合屯—科尔沁(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
六活动安排
1.活动准备期
9月21日-9月27日
报名
9月27日
确定队员 买车票通知准备会时间
2.活动日程安排
10月1号:出发(1467次列车,北京站1日19:55出发,到开通时间2日09:38)
10月2日-10月5日:体验生活,感受草原和沙化,考察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交流学习
10月6日:启程回京
3.活动后期总结
总结活动情况、出现的问题、收获~~
队员总结、感受、心得、收获、活动不足之处~~
照片整理,论坛发贴,科尔沁之行分享会
七:活动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9月27日晚上6点)
报名方式:
1:编辑信息(姓名,学校)发送短信手机报名 泡泡13401106659 或者萝卜头13436813752
2:发送邮件至绿色营办公室邮箱 office@greencamp.org.cn
3:电话报名 010-82022047(绿色营办公室)
活动费用:350元
包含:北京至开通的火车硬座票120*2=240元
开通至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交通往返
营员在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食宿
科尔沁沙地的"带刀侍卫"——万平
万平,男,科尔沁(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总负责人,把不毛荒漠变成生态绿洲的探索者。
以志愿者为主体建立的科尔沁(万平)生态经济示范区位于吉林-内蒙古交界处(吉林侧)的通榆县同发牧场新合屯西1公里处的流动沙丘中,距吉林-内蒙古边界仅1公里,总面积近百公顷。
示范区创始人万平,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高级知识分子之家。从事沙地生态恢复工作以前是吉林省长山热电厂一名独立主持工业废水处理的环保工程师。47岁那年,他毅然放弃在国企的优厚待遇,靠自己的力量为通榆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探索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从2000年6月至今已9年有余。
他利用业余时间徒步10次走完了吉蒙交界的科尔沁东部边缘2500平方公里沙地;他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只身奔赴科尔沁沙地进行荒漠化治理;他透支生命,挨家要饭,只为了实现他治理荒沙的“五年计划”,他就是治理科尔沁沙地的万平。
2006年,47岁的万平在吉林省通榆县同发牧场建立了自己的治理基地―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示范区,从此开始了守卫瀚海的治理之路,并以高于常人几倍的精力与毅力付出着。这100公顷的示范区是科尔沁条件最恶劣的地方,夏季气温高达46度,冬季气温降至零下35度,为了让治理更有说服力万平选择最差的地挺进荒漠。刚开始治理,除了满腔热忱,万平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他起早贪黑、连滚带爬,在示范区载重了5000颗防风杨树和20000颗生态护栏沙棘,但是头一年全军覆没,万平遭受了身心巨大的打击,体重骤降15公斤。但是他痛定思痛,02年,全家出动,打草铺地在沙地上,利用草本进行植被恢复,并围起了长达4000米的工程围栏,这方法后来被人们誉为“盖被子育草法”。
在九年的治理过程中,万平摸索出一个结论,生态恢复是个慢工程,绝不能急功近利,他以恢复植被为主,在流动的沙丘中上部栽种少量防风林,既不与草生植物争水,又可以防风。那些日子里,万平忙的没有喘息的机会,无论冬夏,不是在总结经验继续推广,就是在为保护稚嫩的生态而战斗,早晨出去了,半夜才回来,谁都不知道他昏倒在雪地上多少回。终于被称为“火沙坨子”的示范区变绿了,以个人名义这样建设保护一个生态示范区的,万平恐怕是第一人。
万平还带领大家走可持续农业道路,带头出资,自己示范种植塑料大棚葡萄,到2005年底,万平已经在没有任何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近70万,外债30万元 策划不是很详细啊 萝卜头没回答我的邮件啊。。 这个我还以为又是东北三省的活动……现在绿色营都去那边啦?? 都是建议LZ把联系方式等等信息以注册用户可见的方式来发,这样会避免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同一年去的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