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6-3-7 00:16:42

              大学里的青年志愿行动的弊病
先看一篇稿子:
“你好,我是青年志愿者,我们正在组织“爱心传递、送祝福”活动,先赠送你一张爱心卡片,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3月5日,值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三周年之际,我院学生纷纷走上接头向行人赠送爱心卡片,传递祝福。

   这次活动有院青协主办,全院学生自愿参加。上午8点半,同学们拿出提前制好的爱心卡片分两队,一队从北门出发,一队从隧道口出发向行人赠送卡片,并献上真诚的祝福。爱心卡片上都写着诸如“好人一生平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之类的祝福话语。收到卡片的行人都特别高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连连向同学们说“谢谢”。其中一位中年人还对同学们说:“你们用这样的爱心卡片赠送祝福很有创意,比单纯的宣扬雷锋精神现实的多。”

  参加这次活动的小邬说:“没送出一枚爱心卡片心里总会有中特别舒服的感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小陈也表示,参加了这次活动她更加清楚了青年志愿者的责任,并决心要做一位优秀的志愿者,为人民服务。
  
  现在学校里的青年志愿者很着急,因为志愿者月,雷锋日没事情做,显得不太好.但学校里的活动,老三样,还怕学生说是形式主义.(不过除了做些样子,想做点实事真不容易),到校外去,走进社区,也只是个样子.扫大街,擦护拦,一遍遍的弄,晚了已经被其他学院捷足先登了.要是赶上创优时期,班里再组织些活动,真有点抢活干的感觉.
  另一方面,很多实在的好事,很多社会的需求,却缺乏志愿者.
  原因在哪?体制?意识?思想?还是其它
  
  

holywood 发表于 2006-3-7 00:46:53

缺乏寻找切入点的眼光,需要好的引导者或者领袖

海之子 发表于 2006-3-7 11:22:32

我觉得在于我们学生自己,
没有开拓自己的思路

翱翔天涯 发表于 2006-3-7 12:08:27

学校这个大环境,在短时间是不可能有多大改变的——要成效,但有阻挠…………
所以只能要学生们更积极努力的去学习探索
在北京的时候,我接触了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他们就做得很好,管理阶层的学生主动性强,不仅能有好的校内活动,还能组织校外的很多大型活动(学生自己搞得,当然需要学校的同意),不仅仅局限于志愿者服务,环保的、野生动物保护的等等都做,和本校以及其他高校社团也合作搞活动
所以是在人为,这儿的人更侧重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本身

happy_hyy 发表于 2006-3-8 19:19:23

引用第0楼尚耀庭于2006-03-07 00:16发表的“大学里的青年志愿行动的弊病(供讨论)”:
              大学里的青年志愿行动的弊病
现在学校里的青年志愿者很着急,因为志愿者月,雷锋日没事情做,显得不太好.但学校里的活动,老三样,还怕学生说是形式主义.(不过除了做些样子,想做点实事真不容易),到校外去,走进社区,也只是个样子.扫大街,擦护拦,一遍遍的弄,晚了已经被其他学院捷足先登了.要是赶上创优时期,班里再组织些活动,真有点抢活干的感觉.
.......

同感。。。很难受
有时候泉城广场上搞一个预防艾滋的活动,每个学院都会自己联系政府部门去参加活动
回来后就抢这发新闻稿。。。。。。

小飞侠 发表于 2006-3-8 20:28:15

在学校的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其实做这些事的时候很郁闷的.学生和老师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冲突,学生是希望通过做这些事情真的能带动大家一起去做事,比如环保.而老师则更注重于其\"政绩\".也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总之在后来就习惯了,形式主义

长安野人 发表于 2006-3-8 21:01:58

有时候大学生很懒,懒得去策划项目,有自主性的开展活动,而愿意别人组织活动自己派人去参加。

夏洛 发表于 2006-3-10 20:31:24

我觉得我们学校该算体制问题。青协、马列协会虽然和环保社、爱心社同放在网站上的公益版块,但是性质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青协、马列跟政治啊党啊联系的更紧密。总是要紧贴形式,就难有什么实质内容。而且每个院设分院,上面有任务,月月要有总结,总结就要有成绩。没有真成绩就编成绩。起码拿个印刷精美的会刊,纸用上一厚沓,图片新闻的一吹,看着也暴有成就感。总是今天去看一下老人,明天去卖几张报纸,再不就是退休军人讲座。开始我们去敬老院的时候老人还拉着不让走,想说说话,后来几次看大家只是拍照片,也烦的很。志愿到成人家负担了。

山城二毛 发表于 2006-3-10 20:56:18

青年志愿者本身都是一个实体欠缺组织的,更多的是为了做某某活动而成立的.但是如果能够在组织上加强,未必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尚耀庭 发表于 2006-3-10 21:27:07

引用第4楼happy_hyy于2006-03-08 19:19发表的“”:


同感。。。很难受
有时候泉城广场上搞一个预防艾滋的活动,每个学院都会自己联系政府部门去参加活动
回来后就抢这发新闻稿。。。。。。


这样的活动,老师只强调宣传要到位。其他都不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里的青年志愿行动的弊病(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