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今天分数用完了
只能灌水顶贴了
哈哈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1-18 18:53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没错,阳阳应该给分。
我就不给了,帮忙顶起来吧!
一份总结总是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
没错,阳阳应该给分。
我就不给了,帮忙顶起来吧!
一份总结总是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
lzw4586108 发表于 2009-11-20 20:10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这两天一直在看这篇文章,一直在考虑其中的亮点。就忘记了给分了。
嘻嘻。
给分给分~ 以下是我在此文章中获得的。对于我们有帮助的。
心路历程
曾经听说过有人抱着很大的期望参加了绿色营,但是之后便消沉了,原因是现实的绿色营并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所以我把我的这段心路历程分享出来,是想告诉大家:绿色营精神是高尚的,但是我们是普通的大学生,尚不能去当地揭露或者解决什么问题,绿色营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亲身体验与接触自然、直面社会的机会。收获并非空降给你的,而是要靠自己的悉心投入换取,将你的感官、感情深深地投入这次体验中,你便能得到说不尽的收获了。
项目后的思考
1、首先说目标与价值。
秦岭组是一个由环保起家,关注“自然与人文”的青年培养组织。秦岭组的目标主要在于使她的成员在“环保理念”、“人文与自然情怀”以及“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向公众传播这样的思想。而秦岭组的核心价值在于,她能够给成员个人带来收获与提升,以此方式向社会输送具备良好公民素养的青年,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批人将成为各个领域的一颗种子,不断地影响周围地人,亦有可能成为先锋,如唐锡阳老师所说,成为环保领域的英雄,引领绿色革命的到来。
2、不要质疑项目与活动存在的意义。
举个水井的例子,如果你用绳索拴着桶去打水,打不着的话第一句抱怨一定是:“这井怎么这么深了,打不着水!”但是,打不着水或许是你绳子短。你当然可以说是井的问题,“这井太深了,打不着水!”而其他同样打不着水的人也会附和你,一同抱怨:“这井太深了,打不着水!”,于是你们认为是废井,埋了吧… …
“这井太深了,打不着水!”表面上看确实有理,是井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人很轻易接受的观点。
4、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了解)。
“报告会、招募、培训、拉练、暑期项目、总结”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仅仅期望从某一方面的革新带来整体的改观不可能实现。你会发现,在这6个部分中,无论你对哪一部分做一些改变,其他的部分都会联动着发生改变,于是你必须要应付全局的变动,如果这个改变是草率做出的,那后面的变化往往会给你来个措手不及。有了整体的把握,综合之下才能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些预测。
作为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任何举动必须要讲求公平(起码是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就容易引发纠纷。
因为你是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所以考虑要尽可能适应每个人,只能降低活动要求,办成普及性的活动,这就造成活动的可选面小了。
5、认清实力,合理定位。
对于这条,我为秦岭组提出一条“精英路线”,介于秦岭组目前的实际情况,仅仅能吸纳少数的10-30人,每一年从选拔到出营留下的也不过这么多人,超过一半的人最终都流失了 ,招募时的过多人数对于秦岭组其实是负担,因为它会限制秦岭组的活动,必须要照顾到尽可能多的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活动比较少,于是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员流失大。
既然秦岭组只能提供30人以内的空间,那么我们集中力量在这些人身上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同时,这30人是从招募中通过面试选拔出的较卓越的一些人,我们能够开展的活动层次、深度和频率都能够提升了,效果自然也会提升。 其实我们是营业遇到了改路线的事情。 呃 一个个都是写手啊 总结很有必要,反馈很有必要!做项目呢?是最初的!我们应该抱着:绿色营精神是高尚的,但是我们是普通的大学生,尚不能去当地揭露或者解决什么问题;的远大理想。而用:绿色营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亲身体验与接触自然、直面社会的机会。来安慰自己! 回复 16# 成泥
并给了我们更多走下去的鼓励。
像充电一样。 回复 17# 波斯
呵呵,好吧! 嘿嘿。。不错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