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区《新文化报》“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报道第九弹
本帖最后由 风信子死神 于 2009-12-1 19:05 编辑《新文化报》实体报12月1日报道:
八选一
“地球灯笼”今寄哥本哈根
http://enews.xwhb.com/res/1/20091201/71361259598001437.jpg 泛美力加幼儿园的小朋友展示他们的灯笼 本报记者 白桄 摄http://enews.xwhb.com/tplimg/clean_022.gifhttp://enews.xwhb.com/res/1/20091201/82911259598001453.jpg
本报将为未入选的灯笼举办展览,征集继续进行中
到昨日19时,孩子们制作的827个“地球灯笼”汇聚本报,他们在灯笼上写下了对地球的寄语。
今天,世界自然组织基金会工作人员将和记者一起将入选的100只“地球灯笼”寄往哥本哈根。
昨天,许多家长和老师打来电话,称有些孩子的灯笼没做完,但还是想参与。
本报将在12月6日将孩子们制作的未入选的灯笼进行集中展览。在12月5日12时之前,将继续征集,欢迎孩子们将做好的灯笼送到本报。
最多的灯笼
平泉小学的孩子们做了500多只
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投上自己的一票——长春市平泉小学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倡议。昨天,500多只“地球灯笼”送到了本报。
六年二班的孙如锐同学,在灯笼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地球,拿着一把大扇子,呼呼地喘着气,上面写着“好热啊”。
四年一班的张蕊同学在灯笼上画了一朵大大的莲花,她说,莲花是纯洁的象征,她希望地球也是这样的。好几个同学都想到了在灯笼上画一条大鱼,他们希望海洋是清亮亮的。
最有灵感的创意
五年级学生画了小鸟“母子”
长春市艳春小学五年一班的灯笼制作是在美术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的。不到一节课,全班的30名同学就做好了30只灯笼。
赵林同学,在“地球灯笼”上画了一片青青的草地和几棵大树,两只小鸟在树枝的鸟窝里张着小嘴,鸟妈妈嘴里衔着一只虫子从远处飞来。旁边,还有一片被伐光的森林,只留下了光秃秃的树桩。“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不然森林就会消失的。”这是赵林同学的寄语。
该校六年二班的汪晓宇,在灯笼上画了两个地球,一个是因为环境污染过重沙漠化的地球,地球表面有一大片的黄颜色,代表着沙漠;另一个地球上面,海洋是蓝色的,陆地是绿色的,他在这个地球旁边写下了:“让我们来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家吧!”该校同学制作了100只灯笼。
最积极的参与
幼儿的家长和老师一起上阵
省直文化系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10只“地球灯笼”。“孩子最小的才两岁,动手能力还是有限,这几只灯笼是父母和老师手把手教的。”老师郭鑫婷说。
这10只“地球灯笼”是用不同颜色的纸制作的,上面是小朋友用水彩笔画的图案。谢添彤小朋友在橘黄色的“地球灯笼”上画了两棵小树,还画了一个蓝色的地球,她还给地球添上了一对天使的小翅膀。
征集启事
“地球灯笼”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您登录本报网站:www.xwhb.com/news/system/2009/11/25/010075013.shtml,标题为“选择地球”——制作自己的地球灯笼。就可以轻松下载制作地球灯笼的模板,也可以看到制作的全过程。
汇川成海,我们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将会对拯救地球产生影响!
孩子作为未来地球的主人,有权利成为这个历史时刻的最重要参与者,为未来的地球“投票”。这一票就是亲手制作的纸灯笼。为此,本报邀请孩子手工制作“地球灯笼”,表达长春人对地球的美好祝愿!虽然这一票现在已经不能送到哥本哈根了,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报名条件:中小学校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个人报名,也可以集体报名。报名电话:0431-96618。
本报记者冯艳李爽 不错不错~~~~~~~~~~~~~~~~· 送到哥本哈根了吗? 心愿很美好~送没送达不重要,能引起关注已经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