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老成员参与问题-请老成员从自己角度献计献策
济溪的许多老成员,慢慢地,或者离开济溪论坛,不再回头,或者,逛着也无话可说,找不到昔日的归属感老成员也还抱怨说,济溪把他们忘了,没有再去关心和召唤他们,也没有再提供他们参与和作为主人的机会。
但考量济溪的人力,实在也难于做到面面俱到,如何服务好庞大的老成员群体,重新寻找归属感,
那么,就想问问老成员,从自身的需求看,有什么操作性建议? 呵呵,主楼被赵继红一句话给说的..................... 呵呵,主楼被赵继红一句话给说的.....................
绿芽 发表于 2009-12-6 23:02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看懂什么意思! 抛砖引玉:
青未了计划 Green,Not End Yet!GNEY
技术实现:根据8020黄金法则,第一批选定100人,可以代表最早的一批积极会员,并逐步扩大。用Excel表录入名字和对应邮件地址,并逐步完善通讯方式。
1、编辑济溪动态月报,发送到邮箱,并征集反馈
2、月报抬头提醒可到论坛专帖参与反馈
3、两种方式参与:1是提供现在联系方式、职业,便于分组和内部分享;2是加入home.gsean.org以博客记录的形式动态分享最新情况
目标:向老成员汇报济溪进展,唤起其回归济溪观看并参与,未来远期建立绿色参与者的聚合人际系统,不限职业,不限学生。
青未了不限于是济溪的内部计划,可以是多个组织分享老成员聚合;
青未了是500100的重启动和纳入,将500100的财合性聚合扩大为人和性聚合。 我觉得二叔的计划也是复兴济溪原来电子简报的一种方式。比较认同,同时还是在思考这个志愿者团队组建的问题。
之前我在周年评奖帖子中建议过奖项的设置对于老人这块可以进一步开发一下。不一定要把奖项设置得那么严肃。类似我这样第一年是“特殊贡献”然后就一直特殊贡献的,基本上是没什么好追求的。虽然奖项设置只是虚拟的荣誉,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也许和新人一样需要鼓励和肯定。不妨设置一些奖项鼓励那些突出的对新人进行鼓励的老人,比如“最大方财主奖”之类;对回归论坛,作出突出贡献的设置什么“黄金龟(归)”之类的……可以集思广益的。
反正对于会员鼓励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现有的志愿者团队,认知和大讲堂,可能给予一些关注就很温暖人心了。每次团队有产出(大讲堂的开讲通知/会议记录;认知杂志的推广信息)的时候,能够用邮件列表通知前辈们,是很基础的关怀。
先想到这些~ 哎。就我自己而言,闲了,反而懒了;说了,想了,真的确实是懒得做了——实际上也有点对于所做的事情没有看到本质的意义吧。 本帖最后由 孤独剑客 于 2009-12-7 14:01 编辑
正如楼上所说,可能,更多的是老人们“懒了”。
话说,学子们是利用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晚上聊天是排挤闲时,认识朋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工作了的那些人们,白天为了工作,生活,工资等等的而忙碌着,不加班的话,晚上也就那么点业余时间,参与活动是没时间了,关注也不一定能及时的跟上,那么孩子们的聊天中,老人必然是参与不进来了,好不容易聊几句,就又的抓紧时间去睡觉,免得第二天迟到了被罚钱。。。
上述纯属个人猜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
其实,我是觉得应该换个方式把老人们集合起来,大一点的单位都有老干部处,我们这里是不是可以借鉴呀?
我觉得青未了计划应该是整个老成员参与的第一步,搞清楚大家干什么,最近动态后,应该找到现在这些人们的共同点,然后再想办法组织。毕竟工作了的人们不和学生时代的学子一样,都有自己工作的圈子。把圈子融合联通起来应该是个关键点吧。。。 12月5日那天,在重庆的公交车上,我也跟野人说了一些
目前济溪开展的项目中,对于济溪的老会员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至少我个人目前是这个感受。纵观济溪开展的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受众是在校的大学生(社团)居多,对于我们这些业已离开校园的人来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更无从说去关注或者说是参与,这就让我们与济溪之间产生产生了无形的鸿沟,归属感缺失得越发严重。我有跟一些过去在济溪算是比较活跃的会员聊过,其实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很愿意为济溪的发展出一份力的,只是济溪在平台搭建方面做得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我也跟野人说500100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不不是简单的劝募募捐就了事的是,我想这是让老成员重新回归的开始,对于未来济溪即将开展的各类项目也会有更大的推进作用。然,如果要开展这个项目(或工程)的话,那么一些相应的制度和管理程序必须完善,并且应该严格执行。如果说目前济溪不足以聘请一个专职去做500100的话,那么,按照野人以核心志愿者为主体的团队(也可考虑济溪老成员)来进行劝募、管理和审核等等事宜,我想去尝试一番未尝不可,但是人选很重要。
暂时就先说这些 比较关注曾经的那些“战友”的去向、现状~
对于一些学校社团的一些活动,除了自己社团的,已经很少关注了。 青未了,未了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