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的绿色长征
作者:霍伟亚全文详见中外对话:http://www.chinadialogue.cn/article/show/single/en/3357-Young-China-s-long-green-march
这项中国最大的青年环保运动才刚刚起步,学生加强环保的意识给予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霍伟亚报道。
“而如果大学校方主动组织活动,以学校的名义,则可以很容易与政府、企业进行沟通、协调。这正是“绿色长征”的优势。”
“读初中那会儿,家乡很多地方的草都能长到我胸口。”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学生刘世轶回忆。正在中华女子学院读大一的杨茜觉得他说的有点神奇,她来自产煤大省山西,从未体验过草原的广阔。“现在的草确实都很低,只有很少的地方还有那样的景观。不少地方沙化很严重。”刘给她解释。
刘世轶所在的团队,名称很有诗意——“草原漫步”,是今年绿色长征活动七支团队之一。绿色长征是美国新一代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合作创办的青年环保活动,每年组织中国近五十所大学的学生在环境热点地区,就同一主题开展环保宣传、调研活动。
2009年第三届“绿色长征”活动已于10月30日闭幕。今年,近千名学生在内蒙古草原、长江、黄河、东南沿海等流域或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宣传环保、能源知识,调查研究不同地区的新能源使用状况,并出版了一本调研文集。
闭幕式当天,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学生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活动成果。文章开头的讨论就发生在闭幕式的一个分论坛上。
草原问题并不是“草原漫步”今年关注的重点。他们去草原,是要参观那里的一个风电场。因为今年绿色长征的主题是新能源,七支团队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设计各自的活动内容。
张宗帅也是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草原漫步”成员,他和队友调查沼气使用的细节被记录在2009年绿色长征的宣传片当中。
视频里,农民对沼气很欢迎。因为有政府的补贴,农民只需几百元人民币就可以建造一个沼气发电机。
几种新能源中,只有沼气被中国农村地区广泛使用。所以另外一支队伍——“黄金海岸”——由中国东南沿海的四所大学组成,也选择了调查农村沼气现状。但队员陈明唯在长征日记中提到,他们选择的是个“失败”的案例:广州乌石村2006年建立沼气示范点,当时十户家庭参加;三年后,只剩二三户还在用沼气。
实地调查前,他们了解到上述情况,开始犹豫是否还要做下去。但最终还是去了,去了解“它为什么没有成功”。“当地有一条河流叫溪流河,距离村子不到五里。政策中有规定,为防止河流被污染,五里内不宜大量养殖禽畜,而禽畜的粪便正是生产沼气的原料。”缺少原料导致沼气用户减少,陈明唯在总结中总结,“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建沼气池,要因地制宜。” 绿色长征就是豪华旅行团。。。 霍同学也去了啊 回复 3# holywood
没有去啊 这是命题作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