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yang 发表于 2009-12-26 13:46:43

再弱弱的问一下:
涛哥是谁啊??
这句话写的挺好的
小尸 发表于 2009-12-26 10:51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涛哥嘛。可以去向波斯打听,她应该清楚。
关于涛哥的点评,详见此贴的回复
http://forum.gsean.org/viewthread.php?tid=48288&extra=page%3D1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2-26 13:55:59

啊,全部看完了,分数也加的差不多了
作为大一会员能有这样思考我觉得难能可贵,不管他的想法是否妥当。所以大家就不要针对作者发表什么看法了。
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学生环保活动是否应该重宣传?应该如何把握“宣传”和“实事”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个问题是老问题了。我个人觉得,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性质决定了他还是应该以宣传为主。关键所说的是一个代表性的群体:这些人一边大力宣传环保,但自己做的事情却不环保。不能说这样的人没有,但是我相信这只是一小部分,不能用这个群体来评价整体。更何况,这些人也许意识不深或者有其他客观原因。一个人的意识的改变是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不要光只看最终结果和指标,也要看过程。在这个过程他们确有进步那就是值得表扬的。

阿尔卑斯 发表于 2009-12-26 14:01:00

回复 42# madyang


呵呵,知道了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2-26 14:04:46

关键:
越来越有意思了,这个帖子,你要是有时间的话,我陪你继续建设,继续讨论,我这几天上网不是很方便 ...
小包子 发表于 2009-12-26 13:07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开头提出的那三个问题是很肤浅的理解,没想到大家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值得讨论的焦点~呵呵
包子总结的很强大,晨阳分析的也很中肯,关键的观点乍看激进实则反映了真实存在的问题。。。
向包子、晨阳、关键、翔宇、小尸、陈孚等人表示敬意,又让我们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guanjian 发表于 2009-12-26 14:12:46

本帖最后由 guanjian 于 2009-12-26 14:26 编辑

既然这样我就奉陪到底了。反正我们下一门考试在元旦假期之后呢,这几天也不能成天泡在图书馆里吧。

既然是讨论嘛,就不必吵得太凶以至于互相攻击都上来了。现在感觉我最初做的是有些过分了,先对天使之痕表示歉意哈。

第一个问题,对于宣传,我是说过我认为环保宣传是最费钱产出最少的活动,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去做的事情。宣传的花费大家有目共睹。至于产出,这要看你想要做到什么。如果仅仅是人知道了低碳这个词汇,看到我们活动新闻报道的人知道了全球变暖,温室气体这些名词,那我可以说20行动做的很好,知道了总比不知道好。但是我们是否做到这些就算“出成果”了呢,就算对环保做了多大贡献了呢?我个人一直把实现影响别人改变别人才算是真正有所成就了,别人可以不这样认为。

其实我们以前做调研也是离不开宣传的,由于最初我没有特意强调也引起了一些误会。只不过我们的宣传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的,是当某项措施开始实行,而人们又不理解的基础上的。通过宣传让人们理解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宣传的结果是多数人都能理解并支持这种做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反对的。让人们理解光靠强制我们是做不到的,必须辅以宣传和讲解,即便是我们在宣传上的花销远远多于调研的费用。所以我说宣传是我们没有办法了才会去做的事情,如果可以选择,我是真想把宣传的费用用在其他方向,比如节水上。

因此,宣传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但要看是什么样的宣传,是为了什么而宣传。我赞成包子不能做好实际项目,只跟着做宣传活动的社团也是好社团。至少它还是在努力的做事情的,这种努力值得肯定,也必须肯定。做了总比不做强。我只是极力反对纯粹是为了宣传而宣传,不重实际只看重宣传效果的宣传。

对于这样的宣传,我们也做过,为了应付资助者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甚至不得不夸大其词地去做。这样的做法让我感到不安。就像以前高瑞睿跟我说过的,他们一个花20万就能做到的项目,实际花了一百万,多出来那些钱都用来“打通关节’了。但是不花这些钱,这件事情就无法完成。每个有过这样经历的环保志愿者都会有这样的无奈。

但20行动是否这样的成分过多了呢?这样的“成果“还值得我们去炫耀吗!

所以我说这种类型的宣传不应该提倡,更不该引以为荣,甚至成为主流。

风信子死神 发表于 2009-12-26 14:24:31

回复 34# 小包子
好久没细看文章了,浏览了近1个小时。想了一些,结果看到最后发现了包子的总结。
再次向包子致以敬意。不过还是忍不住还是想陈述下自己的想法。
如包子所言,大家的观点有很多都是值得深思,比如guanjian的论点里确有20行动中部分社团出现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地区的协调员,参与20行动已经快3年了。从最初进入社团接触的初期“20行动”学生部分活动,到08-09年度的“百校联合”,再到这个年度的。自己成长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也犯过如guanjian同学提出的问题,思考过活动的利弊等等。
我觉得应该承认2点事情。
首先是尊重,参与20行动的社团、组织,大家为了活动付出了很多,不少成员如我这样20行动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对于大家的努力,我觉得应该是尊重的,不管是“喧闹”还是“安静”。能够成为20行动大家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即使得不到掌声,我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
其次是认识,“实事”,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大家都不一样。“调研”是实事,宣传呢?大家所处环境不同,大的环境“人文气息”,小的环境“学校高层的态度”,近而衍生出各个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社团的活动重点不同。谁不想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学校乃至政府的政策呢。大家都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没有谁的“理想”更高或更好。
20行动,“目标”是单位GDP增长降低20能耗。不过这个目标是需要加上引号的。单单的“百校联合”确实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不现实的。但重点是我们的目标是响应政府政策、引起企业、居民的关注。通过大学生的能力普及“低碳生活”的思想等,这是无意义的么。
如guanjian所例举的“限塑令”,如果单靠环保志愿者的宣传是不会起到足以扭转现状的作用的。这是我们的局限性,政府很有魄力的推出了这个法令,我们喝彩吧。如果,政府有一天推出了一个,比如“低碳生活相关法令法规”通过法律让大家遵从低碳生活的方式,这样的话不会引起民愤么?

风信子死神 发表于 2009-12-26 14:38:36

“意识”的影响力终究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把目标放在了意识上,宣传上。
玩笑的说希望至少在国家到了颁布“低碳生活行为法令法规”的时候,大多数国人是支持的。
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因为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人”,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自己的观点存在了很多片面性,希望大家权当对比吧。
看来自己的路还要走很长呢。
作一名温和的坚持者!

村民 发表于 2009-12-26 14:42:55

回复 17# 天使之痕


    哦,那不好意思,是我理解错了

阿尔卑斯 发表于 2009-12-26 14:52:06

我是一个容易激动的人
看到大家激烈的讨论,也确实有点话想说

“活动背景
全国百校大学生节能宣传联合行动是大型节能宣教活动“20行动”2009-2010的核心部分,全国各地百所高校的环保社团同时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节能和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以引起校园内外的人群对于节能减排的关注,进而采取行动。
于2009年12月举办的哥本哈根会议成为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焦点,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为缓解气候变暖做出我们的努力。“

这个活动本身的定位就是宣传,实事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啊
比如,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
各个阶层都有自己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不是我们不能,客观因素也很多。、
就像这次的20行动。昆明地区本来是要申请市区的某些广场,结果说是昆明在申请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广场申请一律不批。结果,我们把活动安排在了翠湖。空旷的地方不大,但,人挺多的。活动做下来,效果也还不错。

其实宣传的形式有很多种的。记得上学期我们的一次活动。是绿色昆明组织的针对滇池的,一个活动,我们称之为“草海捡垃圾”。这不是作秀,是我们自己拿着钳子和袋子去滇池边捡垃圾。那么大的太阳,回来后好多人的手臂和脖子都晒伤了。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宣传,是以自己的具体行为的一种宣传。或许以后滇池还是会有垃圾,但,那天在那里的某些人应该会有以自己的 实际行动保护滇池的意识,不求他们都去捡垃圾,起码不会随手丢垃圾了。

对,很多环保志愿者自身的毛病就很多,比如不随手关灯,宿舍的饮水机从来不关,不管是上课还是出门一直就让电脑开着。不是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也不是因为这些事情很难做到。曾经就身边有个唤亲很坦白的跟我说,她一直是这样做,其实也不是不想改,说是宿舍人也这样,习惯了。哎,“习惯成自然”这句话用在这,还真不知道是褒还是贬。话说,她的环保意识不比我弱,能力也不比我差,但,这方面,她做的确实不好。
也去过一些唤青老人的宿舍,发现卫生间都是放着一个大桶,里面装满了水。说是平时洗衣服等日常废水都是存着,冲厕所用。这样的宿舍估计不在少数,但,我承认,我们宿舍没有这样做。室友没有全部有这种意识,但,自从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个人一直在坚持这样做。或许是我感染的力度不够,但,我可以做好自己。

对于一次性餐具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纠结着
我们学校食堂都只提供一次性的餐盒和筷子,只有少数一两个窗口提供消毒筷子。
以前每次在食堂聚餐,我们都是去某个窗口借碗。可能是人家烦我们了吧,现在都不让借了。
也曾向学校提出以餐盘取代一次性餐具,但,被驳回了。
07有个老人曾发动他们系学生会针对这个情况进行民意调查,但,也失败了。
记得野人去江赣讲课的那一次,我曾向他请教过这个问题,得到了他还算详细的赐教。目前也只是在整理策划阶段,争取早日拿出策划来,解决这个问题。

阿尔卑斯 发表于 2009-12-26 14:52:46

额。。。
不知道跑题没
如果跑了,大家帮忙拉回来吧
谢啦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由20行动引发的思考——富人们也需要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