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4楼mirror于2006-05-22 16:56发表的“”:
六月份?学生都在忙考试呢!方式可以,时间可以调整下
我在考虑借用这次论坛的机会做个尝试,还可以节省下我们专门召集的精力
http://www.gsean.org/forum/read.php?tid=4772
不求规模大,不求人多,但求达到交流宣传效果
考虑和组委会沟通一下,不知道会有多少学生环保组织会参与。
我非常欢迎这样一个计划,如果可以,我个人表示积极的支持和响应。面对面地交流和培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非网络能够胜任的。但是这项工作的调度难度比较大,一些有经验的老人们已经工作了,可能到一些地方去的时间有限呀。
我觉得这个议题大家可以充分的考虑一下,把大家的一些成熟的想法在杭州会议的时候好好的探讨一下。
引用第17楼melu于2006-05-22 21:46发表的“”:
“建立济溪各地专门的讲师团”,可是济溪上大多数的人不就是当地的地区性组织的人么?(北京的可能有一些例外)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肯定会对当地的组织、社团进行经验的传授和交流……当然再提倡一下也是好的。如果是外地的来讲,如果不是特别有经验特别厉害的那种,那既不十分了解当地的情况,又不能长期的在那里帮助,又浪费了钱。
.......
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取合作的形式吧。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以前没有明确请地区组织介绍推广济溪的缺憾。我相信这会是双赢,地区组织的目的不就是社团能得到成长么?
独立讲师团,可能主要是对济溪认同,且离开本组织基地的人员组成,给一个发挥余热的机会吧:)这个人群会渐渐增加。听起来好像很宏大。
在实施中的一个原则是,始终坚持济溪兼容并蓄的品质,没有门户之见,而是一个泛组织的交流网络。参与济溪网络,应当是一件轻松愉快,不成为负担的事情,不与其参与本组织活动构成矛盾。
引用第20楼holywood于2006-05-22 21:57发表的“”:
我在考虑借用这次论坛的机会做个尝试,还可以节省下我们专门召集的精力
http://www.gsean.org/forum/read.php?tid=4772
不求规模大,不求人多,但求达到交流宣传效果
.......
这次论坛我也有计划去参加,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给我说。
引用第19楼holywood于2006-05-22 21:53发表的“”:
周大侠,是从网络虚空落到实地的意思。我这次参加一个活动,发现大部分人不了解济溪,我觉得单纯的网上推广有所不足,需要实地推广。
昏,,,,差点误解了。。。
呵呵,一直有这想法,但总是太忙碌,而且有些时候还不知道在忙什么,呵呵.
一直在考虑成立环境文化传播公司,现已提上议事日程,也许也是一个契机.
引用第25楼honglake于2006-05-23 11:45发表的“”:
昏,,,,差点误解了。。。
大侠,如果你能帮落地帮推常州环保社团一把,代家乡父老谢你啊哈哈。
引用第24楼长安野人于2006-05-23 08:24发表的“”:
这次论坛我也有计划去参加,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给我说。
我已经向首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第二届全国高校研究生环境论坛组委会、天下溪的天下讲坛发出了合作意向征询。如果都不能顺利达成,还有备份方案是公布邀请在未名湖畔野聚随便小聊。
这只是一次尝试,成败都不重要,为今后我们如何做比较好积累经验。
没关系,迈出第一步总比不动好!
我们目前可以组建几个区域的协调小组,共同推进。比如北京方面我们可以再召集一两个一起组建一个团队讨论此事,长三角地带可以组织一个团队,其他地方亦可组建团队,他们将是将来各地宣讲团的主力,亦是筹建各地宣讲团的筹备组。
在北京方面,我们可以多利用周末的时间,因为大家目前在上班,再忙周末一般也有时间,这个时间要充分利用,开展一些小型的交流活动和对外联系工作,将济溪落地的构想更加完善,并且付诸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