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知道荒芜的土山里横着这样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亲耳所闻,谁会相信校长沧桑的眉宇映着深深的愁云;如果不是亲身感受,谁会体会愁云的背后却是欣喜的笑容!
我们学校后面的那座大山里,蜿蜒地延伸着一条小路,顺着这条路走三四公里就有一所小学突现在你面前,这是皋兰县盐池村小学,“巴掌”大的校舍,如果不是学生的读书声,谁会感觉这是一所学校呢?
张校长的两鬓已经斑白了,三十年的耕耘使他的面容和蔼而坚强。我们一块闲聊了起来
“有没有觉得盐池学校太小,仅有的操场只是个篮球场?有没有想过扩建?”
“没有呢?盐池学校自1935年建校至今除了这一排砖房是新盖的,基本没有扩建过。”“
“为什么不扩建呢?”问出口后我觉得自己有点可笑!
“们这儿穷,就这排砖房也不容易啊!校内搞的好就行,”张校长顿了顿电了一只烟,“你看,”他的手又指向那排砖房“明年就要为我们学校添设彩电,DVD,还要加远程教育网,我们的这些山里娃也不会落下这些的!”他说完有点羞涩的小了笑又猛吸了一口烟。
“你们这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什么呢?这的山上根本没有树也没草!”我有点疑惑!
“种西瓜,家庭收入主要靠一年卖一次西瓜。”张校长收敛了笑容。
“那怎么够呢?”我有点惊讶。
“没办法啊!这里的地不能种别的粮食。”
我恍然大悟,才记起来时两山间的那些扑满小石头的地,我那时挺疑惑:我从没见过种地事表面铺上石头。现在明白了:那些石头是为了保湿,否则连西瓜也长不出来啊!
在结束了与校长的谈话后,我的身边落下一只毽子。我捡了起来,这时,一个小男孩站在了我的面前,他看起来落落大方,“是你的啊?”
“恩,你会踢吗?”他倒先问起我来了。
我试着踢了两下,感觉还不错,“你读几年级了?”我试探着问他!
“六年级,叫达朝生。”
“快毕业了啊!能考上初中吗?”我笑着问出口,又觉得有点幼稚。
他不屑地瞧了我一眼,继续踢他的毽子,“我们去年的升学考试全县第二,今年更好,我可是班长啊!”
“噢!那你上初中应该没问题喽,你要住校吗?”
“是啊!我不担心这个,我不知道明年的西瓜收成咋样!我的学费全靠它了!”这时他有点迟疑,毽子便掉在地上了。
说真的,这是我第一次从一个小学生口中听到:他在为学费担心。我沉默了,兰州的雨真的很少,而这些孩子们却格外的坚强。
我拉着他的手:“会好的,好好学吧!”
在这所由7名男教师,110多名学生组成的学校里,我听不到埋怨与叹息,有的只是朝气蓬勃的读书声。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一片绿油油的西瓜地,里面的西瓜又大又圆。丰收的不只是西瓜,还有那些正在努力的孩子们。
真的,这一定会实现的。
让我们一起关注这所西瓜地里长出的学校吧! 默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