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的代价二
本文的下篇中,政野敦子对各种政府失灵行为进行阐述,并且质问如何才能触动日本的政治家们吸取教训。“如果你想让某地发生滑坡,最好的法子可能就是在那里建座大坝。”直到最近,日本政府才终于愿意承认水库和滑坡之间的因果联系。
本州南部的大泷大坝完工于1977年,耗资230亿日元(2.51亿美元),搬迁了475户。迁延多年之后,2003年3月水库开始蓄水。
然而,就在下一个月,大坝右侧城谷地区的一片山坡开始下滑。“村子中间的地面上也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而且明显很深。”村民会会长、74岁的井坂贯四郎(音)说。
井坂老人回忆,大坝还没开工的时候,政府断定当地存在滑坡的危险,学者们建议村子里所有居民都搬到安全地带。
但搬迁并没有进行。“政府官员认为只要采取一些防止滑坡的措施,就没有必要让村子搬迁。”井坂老人说,“但等他们开始设计大坝,结论却变成了没有问题,所谓的措施仅仅就是往地上打了一些桩子,大概有20米深,这不过是白费力气。水库开始注水后,随着水位上升,当然就滑坡了。”
滑坡后不久,建设省(现为国土交通省一部分)承认水库水体是滑坡的原因。2003年5月,他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对城谷地区的裂缝展开调查,并且引用了水库引发滑坡的其他案例,如1982年日本四国岛的大户大坝和1963年的意大利维昂特大坝。建设省完全清楚大坝引起滑坡这一情况……
……
全文详见中外对话网站: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467-Confronting-the-cost-of-dams-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