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 发表于 2010-4-7 04:11:16

中缅青年环境交流项目

缅甸之行
一.余辉下的金塔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在湛蓝得天空中穿越了无数叆叇的白云之后终于准备降落了。往下望去,灰和绿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仰光没有受东南亚干旱的影响。棕榈树郁郁葱葱,蓁蓁而立,而灰色的土地也在其中抹上了重重的一笔。
飞机降落,将近40度的高温让刚从春寒料峭的中国中北部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再到烈日炎炎仰光的我们几乎完成了气温的三步跳。但还好早有准备,我们立马脱下了外衣,露出为一个月后准备的短袖,走出了机舱。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三个操着很流利英文的本地人,非常的热情,让初到缅甸的我们感到了分外的亲切。在仰光的城区中行驶,道路很窄,路也九曲回肠,不像中国城市的道路般四平八稳或者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但这种道路以及路上的车辆,让我们有了几丝的复古情节,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这样的走过。作为本次中缅环境交流项目的代表,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努力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也期待着能够在这段交流中彼此学习,彼此成长,祝福彼此的美好未来。      
    由于才到时间的充裕,出于对于这个佛教盛行的国家的尊重,我们在夕阳的余辉中立刻走访了缅甸的圣地—仰光金塔,仰光金塔始建于585年,经过历代不停的修葺而有了今天的规模。塔高98米,塔身铺了一层黄金。作为缅甸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仰光金塔如柬埔寨的吴哥窟般几乎成了缅甸国家的象征。赤脚走近金塔,看到的是无数虔诚的佛教徒的祈祷,让我不禁想起了三毛文字下的爪达路沛大教堂的祈求。人类总是用如此真诚的方式来祭奠着本身的信仰,而这却成为了人们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绕塔一周,足以。停下的不是倦意,而是对她深深的敬畏。远远的仰视,期待有一天能够真正的正视她,亦如正视我们的内心。
二.友谊的桥梁
4月2日,本次交流会正式开始。早上八点,我们便早早的来到了会场。会场依旧在布置之中,但门口桌子上的礼品如沉甸甸的中缅友谊般堆砌,如此的厚重。本次缅方的参与者是缅甸本土的环境NGO代表,每个人都用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向我们问好,温情,成了此时的主旋律。
在简单的破冰以及欢迎仪式过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议程。
首先,来自本次活动中国组织方的济溪代表周敏,向大家介绍了济溪的情况。济溪环境咨询网络成立于2004年,以“分享改变世界”的理念影响了一大批的中国青年环境志愿者,极大的推动了青年环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如今,济溪拥有网络会员22000余人,在信息传播,理念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即,来自甘肃绿驼铃的赵中介绍了中国青年环保组织的发展状况以及本土草根机构的成长。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理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期待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环境保护,作为公民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而环保组织作为这样的一个载体,更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并且壮大着。赵中的演讲引起了缅甸参与者的极大兴趣,大家用热烈的掌声以及一个个问题不断着拉近彼此的距离。
上午最后一个环节是缅甸环保组织GreenKnight的介绍,GreenKnight作为缅甸的本土环保NGO,以环境意识培养为导向,通过环境教育等方式,希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到环境问题,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
午餐时间,大家依旧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交换着自己的看法。气候变化,森林保护,低碳生活等等问题的分享,都将大家聚在了一起,每个餐桌都几乎成了一个小会场,气氛轻松又不乏严肃。
下午13:30,第一天的交流进入了下午的议程。在来自天下溪的李燊分享了中国青年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之后。CYCAN的周灯林组织了主题为“如何建立一个机构并使她有效运作”的工作坊。周灯林以CYCAN为例,从人员选拔到稳步发展等九个方面步骤,向大家展示了CYCAN的成长,让大家更加细致的了解了中国一个环保机构从萌芽到成长所需要走过的轨迹。分享完之后,我们进行了“在机构建设中哪个方面最重要”以及“如何成功建立一个组织”的分组讨论以及展示。各个小组进行了认真并且细致的讨论,人员选拔,机构使命,团队协作,资金支持等方面都成为了大家展示以及讨论的焦点。
一天的时间毕竟很短,下午5点多,在超出预计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今天的交流。但是就像大家说的那样“we have more time”,通过今天的交流,让我们有理由更加期待明天的活动。毕竟,我们才刚刚开始。

小熊 发表于 2010-4-7 08:12:59

这个活动好,真佩服你们!

庙里没和尚 发表于 2010-4-7 09:49:08

分享的不错这个竹西是谁阿

论坛小秘书 发表于 2010-4-7 09:53:12

同三楼问

长安野人 发表于 2010-4-7 09:55:32

赵翔吧?

都哪些人去了呀?什么时候去的,现在是不是都回来了?

南京—绿石 发表于 2010-4-7 10:01:14

赵翔写东西的风格跟他本人差距太大了……OMG……

holywood 发表于 2010-4-7 10:27:30

竹西佳处,淮左名都。

赵翔是扬州人吧

huangchao051 发表于 2010-4-7 10:28:24

期待更多...

庙里没和尚 发表于 2010-4-7 11:16:33

是扬州人

伊枫 发表于 2010-4-7 13:28:34

回复 6# lorna


    小白你回来了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中缅青年环境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