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世界中的遗产
作者:贾德•格林弗朗西索•班达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一位主管,在接受贾里德•格林采访时,他阐释了“文化景观”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做好保护工作。
“所谓可持续性的挑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过去的哪些东西可以适应现代生活,并且能够延续到未来。”
贾里德·格林(以下简称格):世界上列 入“文化景观”的只有63处,还不到世界遗产总数的10%。请介绍一下文化景观的申请程序。
弗朗西索·班达林(以下简称班):世界遗产名录里包含好几类遗产,其中一类就是创立于1994年的文化景观。这类遗产界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产物。衡量一个申报地点价值的办法是将其与世界上其他类似的地点进行比较,然后会经过专家及最终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审议。
世界遗产的申报是由《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进行,目前已有186个国家加入这一国际条约。一个国家一旦加入公约,就有权利进行世界遗产申报,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其它机构将进行评估,看其是否符合登录条件。
格:现在有好几处文化景观都遭到威胁,包括阿富汗的“巴米扬山谷的文 化景观和考古遗迹”、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古堡和夏 利玛尔公园”和伊朗的“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观”。您认为天灾(地震、洪水、侵蚀)和人祸(掠夺、城市发展、国际争端)哪一个对这些遗产的威胁更大?
全文详见中外对话网页: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565-Living-vista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