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争议的问题啊,值得大大思考。
本帖最后由 shadowless 于 2009-8-28 13:57 编辑
很犀利的一篇文章,喜欢啊,呵呵。
作为安徽地区的一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对文中一句话“在安徽,没有出现安徽(大学生)绿色营这样的组织,而是绿满江淮下面的一个活动”深有感触。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历史原因,无奈。一些改变的尝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缓慢的过程。我要补充强调的是,安徽地区有多少大学生环保者思考过这个现象,屈指可数;或者说“睁眼看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生没多少,悲剧。我们需要思考,需要时间。
作者语:“那你的意思是不是也可以说,绿色营不过是十多年前的秋游、春游,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换汤不换药,名是变了实质没有变化.这个并没有实质化的进步.”我认为未免偏激。活动形式和活动模式有什么区别?我不是理解的非常透彻。但个人认为,现在大学生暑期活动的活动形式大都大同小异,大家在做这些的项目的时候都在追求新颖的形式也是事实。
nemo虫子 的看法“窝里斗”我不认同。这并不是内部团结起来一起抗争外部的忧患的情形。每个活动、精神、文化、现象、发展过程都或多或少的有问题存在,有人提出来是好事,很多人为此而争论更是好事。这说明大家都在关心这种现象,要不然谁理这事不关己的事?争论出来的观点和结果也许是最终的解决或者改革方案。我们不能单单为了“团结”而隐瞒矛盾,把问题挑明反而是解决矛盾的办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团结”,只要“挑刺者”的初衷是“恨铁不成钢”就可以了。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是否解决。
再补充一句:我非常喜欢这样争吵的帖子。。。哈
初次看到 受益匪浅。。。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我宁愿相信绿色营还处在发展的阶段但她确实需要做一些改变
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我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发表见解 只看
顶出来。
顶!绿色营需要反思
永远不变的是变的是变,最后的敌人应该就是自己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