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西安,亲亲青新伙伴(by小贝)
北上西安,亲亲青新伙伴本帖最后由 nupig 于 2010-5-6 22:44 编辑
时间:2010.5.1至5.3
地点:陕西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参加人员:晨阳,大使,小梳子,小洁子,星宇,刘丹,小熊,蚂蚁,李玲,蓉蓉,成均,方圆,慧敏,桔子,小贝,小蟹,思凤,何令,翼然,大葱,沈潇,赵翔,韩悦,橙子,晓慧,伟韩,尚华,怡冰,小白,亚东,大叔,伟亚,黄老师,赵中,郑总等人
感想:
很庆幸的,搭上青新伙伴的末班车,聚首古都,由陌生到相识,相知是开始。体验在相似的水平上,激荡——涟漪丝动。
处在毕业生的矛盾时期,草根 or 其他行业 or 再考?研败了之后就在苦寻,这次把问题带到了古城,答案也在这找到。
辅导员们的分享就像黄老师带来的宾馆的服务牌,面面俱到。他们在Ngo工作,有毅然决然的,有一直在纠结的,有异路重返的。
而我的路该如何走?来之前在一研究机构实习,领导有很强的魅力,待人真诚恳切,学术精深,团队管理出色,激励与约束都做到恰到好处。问题出在办公室已经饱和了,我和另外一位成员没有共同语言,强烈的渴求一种认同感,然而领导不在的时候几近崩溃。原本以为,能够利用业余的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然而真的认真面对一份工作的时候,会经常通宵到没有了闲情插缝的时间。由于机构和政府打交道比较多,太多的饭桌交际让我担心根未扎深的我,会失去原本所追求的,我愿回到民间去,把苦当饭吃。
佐为分享的,“我在公益组织工作”,朋友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出来找一份工作?”其实,公益就是一份职业!公益为何会出现?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了的,三元的稳定社会结构催生了公益组织,打破目前占主导的二元结构。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在物质达到满足后,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上升,有钱的人,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他会支持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有心的人,他会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出力。
公益是一份职业,它正在以养活人的方式在社会上出现。做公益也能吃得饱,生活得很体面,黄老师的一套西装便是活广告。公益组织并不高尚,仅仅社会的一部分,能够让人发挥才能的一部分。
职业提供给了每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渠道。企业好,政府好,事业单位好,草根好,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人生就这么一辈子,想给社会创造什么,留下什么?择业时是在选择一份职业呢,还是一份工作?怀着一颗好学认真的心,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好好学习,努力做好,然而做出来的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做的?心中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我愿投身进来,由愿景出发,做好铺垫,再作发展。
无论做什么,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了。听从内心的想法,聆听心中的呼唤,做自己想做的。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我们能够看到它是越来越壮大的,而我,是否要参与这一潮流,为之创造财富,为之有朝一日的辉煌而付出?
公益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作何抉择,为的还是自己的满足。大学四年的经历,在圈子里越陷越深,既是深深爱着,为何硬逼着自己跳出来?从业生涯的开始,一无所有,只有那份热情,就让它继续燃烧吧,接下来发生什么再作应对就是。
“本以为这是净土,其实也是江湖”。大学社团里的那份纯真,在这未必能够找到。当一个行业能够发展到鱼目混杂,进来的人源于最初那份纯粹的爱的越来越少,现实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时,它便成熟了。这样的讨论,也给了就业前的我一份提醒,期望别太高,open地接受就是,它的存在总有理由的。
至于公民社会,那天也终于摆上了桌面。原来一直追求的保护大自然,最终和其他公益事业一样会走向同一个目标——公民社会。自小接受的教育为何总是被动的“倾听”?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于外界给予我们的,是被动的接受安排还是主动的参与,别人的安排是否总如人意,若不尽人意公众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勇敢的说“不”?孩子感冒了,爸爸知道喝药会好,于是他强行的指着孩子,“你一定要把它喝下去!”,也许畏惧于权威孩子会不得不接受,但是心里会服气么?也许孩子会叛逆的拒绝,后果便是爸爸的一顿毒打。
人而为人,需要的是平等与自由。喝药有利于治好感冒,但爸爸能否放下身段,主动的解释药为何好,孩子为何要喝药?在这个平台上,事情的利与弊都展现出来,至于孩子是否接受,是他的个人选择。
“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会来关心你”,政治远非一直所接受的那本《政治》课本,社会需要我们的参与,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一个公民!一个宾馆的服务牌,不同角度不同的人,认为的“物体”不一样,哪一个答案是比较客观的呢?现实社会中,对于一件事,本也应有很多种看法,很多种答案,但是主流媒体往往由于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正看反看,左看右看,还是只往“主流”看?都是个人选择罢,只是心里要明白,自己是怎么看的,如何能够更加接近真相?
公众参与,在政府的公文中总会提及,然而就如环境影响评价,里边的“公众参与”一章为何总是那么的单薄无力?公民社会总会发展的,公益组织只是一个协助推动力量,绝非政府的对抗。三元的稳定社会结构有赖于社会各方的努力!
说说青新的伙伴,这一着,我竟然遇到了很多传说中的你们。小白,曾经听说是一个“魔鬼”,我之所见是“温柔”,是一直在进步的人儿,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也很尽心尽力的付出。试问出来社会以后还有多少人能够为学生社团服务,小白在做着。赵中,历经生死之劫,脚踏实地的做着驼铃,私聊时我们称他为“赵英雄”。黄老师,关于志愿者的管理非常系统,会有淳淳教导的时候,也会有严厉的时候,很经典的一句话是“要‘死命’(使命),还是活命”。伟亚,是我很喜欢的《中外对话》的副主编,分享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黑色字体,能看到凝神的心力,一路充满机遇,也很认真的把握,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大叔,第一次听到你这么系统的介绍自己,对社会有更理性、犀利的看法了。亚东,坚强的行动派,认定的事,一做到底,绝不放弃!
三天日夜相处的伙伴们,我学习了:翼然,素食坚持得那么彻底,心里对你只有敬意。小蟹,瘦瘦的身躯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却不顾万般阻挠的选择了驼铃,无论怎么样,一定会支持你的,驼铃的人儿们请好好照顾小蟹呢。鬼,在济溪上早已看惯的名字,思想很特别,关于游戏向你请教了。还有很多很多的伙伴们,谢谢你们,给我机会让我们彼此相遇。
绿key的协作,欢乐同心。“五朵金花”的结拜,后会有期。
友谊在古城发酵,升温。夜幕里的回民坊,我们品尝小食,凉皮、镜糕、酸梅汤、绿豆糕、核桃酥;搜刮特色小玩意儿,皮影、埙、香包;回去的路上,我们手拉手。大雁塔,谓称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在水色恢弘的乐声中,留下我们灿烂的笑。尽管刚刚想要携手涉水往前奔时水已停,我们仍乐呼呼的唱起一首首绿色歌曲,拾级而上直至塔脚下。博物馆,从泥罐到秘瓷,一点一滴的感受历史的水流,历史是今天的铺垫,今天又将走向历史长河的何方?老街青年旅馆,夜里杯干低语,尺度大了在于即将的离别。和你们走上城墙,看着你们骑上单车,只是列车不等人,我们就此抱抱说再见,急切的想要知道,脚踏故老的石砖是怎样的感觉?亲爱的,等你们分享哦!
坐上绿皮车,有种难言的亲切,古城的思韵仍在列车上弥散。南下广州,再见,青新伙伴!
P.S.记得大叔当初教的,在我们都收获满满的时候,请记住他们的背影:
谢谢赵磊,蚂蚁,海俊,沛莹辛勤的付出,整个会场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你们的努力!
谢谢小白,赵中,伟亚,大叔,亚东,黄老师的分享,从你们身上我学习了不少。
谢谢各位ngo的老师的到来,我在这看到了希望!
谢谢绿石,谢谢济溪!祝大家越来越好!
撰写/小贝
2010.5.6 好像还有很多人没有见到大雁塔,呵呵! 回复 2# 长安野人
见到了 都去了两次 这三天的培训虽然不是小白我的一贯风格,但却让我觉得收获满满,领袖班不再是知识技能的讲解,也许更多的是给大家思想上的冲击,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冲破牢笼,真正的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
十个月的培训终于结束了,最后总结的时候,眼圈里竟然泪水在打转,若不是小玲子那个意外的笑话,也许,我真的会哭出来了……一直,不想跟大家说再见,只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青新伙伴与我们并肩在NGO的道路上奋斗! 我来过,我很乖 这三天的培训虽然不是小白我的一贯风格,但却让我觉得收获满满,领袖班不再是知识技能的讲解,也许更多的是 ...
lorna 发表于 2010-5-7 09:50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还是小白的风格,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而已!呵呵!思想上的冲击比知识来得更猛烈! 写的很有深度。。。
希望你成功! 青新回来,现学现用,这周六(5.8)和小强给广东环保社团做了一场关于换届的工作坊,谢谢各位老师传授的真功呢! 小贝写的好深刻~~ 小贝不要说小熊也参加了,此小熊非彼小熊。不过仍写的很感性,很不错。还有小白,仍没有让人失望。
页:
[1]
2